[发明专利]一种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58735.6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9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杨泽渊;刘仁彬;张金燕;马飞;刘智勇;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H7/00 | 分类号: | F41H7/00;B62D21/11;B62D21/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13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装甲 车体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包括装甲轮舱,在装甲轮舱对应安装悬挂装置的位置为一个倒立的L形腔,L形腔的外侧朝向乘员舱,设有加强机构,第一加强件为L形腔的L弯折角度相近的L形,焊平行多根焊接在L形腔的表面;所述第二加强件焊接在相邻两根第一加强件之间,同时与装甲轮舱焊接,构成箱形加强结构,对应于悬挂装置的减振弹簧上支座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三加强件焊接在相邻两根第一加强件之间,对应于悬挂装置的悬挂臂支座的安装位置;所述第四加强件为角加强筋,焊接在L形腔的拐角焊缝上。本发明适用于独立悬挂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能满足承载式车体轮舱承受较大冲击交变载荷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具体涉一种独立悬挂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的加强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军事装备技术发展,对装甲车防护和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需满足防护要求,轻量化要求,同时还要承受较大的交变冲击载荷。这对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轮式装甲车军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轮式装甲车在供应市场过程中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装甲车使用工况恶劣,承载式车体作为轮式装甲车关键承载部件,轮舱承受力大且复杂,其设计质量、可靠性和开发成功率显得尤其重要。轮舱为承载式车体受力集中且复杂的部位,对轮舱的结构及加强筋设计要求高,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车体的设计成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舱结构,轮舱为装甲钢板焊接结构,通过在集中受力部位合理设计加强结构,满足承载式车体轮舱承受较大冲击交变载荷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载式装甲车体轮轮舱结构,包括装甲轮舱,在装甲轮舱对应安装悬挂装置的位置为一个倒立的L形腔,L形腔的外侧朝向乘员舱,朝向乘员舱这一侧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槽形加强筋、箱形加强筋、三角筋、角加强筋和立筋,所述第一加强件为L形腔的L弯折角度相近的L形,焊平行多根焊接在L形腔的表面;所述第二加强件焊接在相邻两根第一加强件之间,同时与装甲轮舱焊接,构成箱形加强结构,对应于悬挂装置的减振弹簧上支座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三加强件焊接在相邻两根第一加强件之间,对应于悬挂装置的悬挂臂支座的安装位置;所述第四加强件为角加强筋,焊接在L形腔的拐角焊缝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五加强件,焊接在侧装甲板和水平装甲板焊接拐角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交接拐角位置还焊接有三角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件和第三加强件为槽形加强筋,所述第五加强件为立筋。
本发明结构适用于配独立悬挂的轮式装甲车承载式车体,通过在各个集中受力部位设计各种形式的加强结构,满足承载式车体轮舱承受较大冲击交变载荷的使用要求。采用本发明结构,可以缩短车体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该结构适合轮舱部套化焊装,可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结构经过CAE分析优化及整车可靠性行驶试验验证,显示能满足整车各种恶劣工况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乘员舱侧);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的H向视图;
图2B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装甲轮舱,2-第一加强件,3-第二加强件,4-三角筋,5-第四加强件,6-第三加强件,7-第五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智防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