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58527.6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郎仲杰;李华;方玉娟;王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B60Q1/52;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杨杰 |
| 地址: | 25303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控制器 感知模块 门锁装置 汽车车门 车门 安全控制系统 车门开关 周边环境 输入端 障碍物 输出端相连 距离控制 汽车使用 控制端 输出端 智能性 车边 串接 解锁 锁止 整车 感知 交通事故 反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控制器、感知模块、车门开关和门锁装置。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感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门锁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车门开关串接在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整车地之间。所述感知模块用于感知车辆设定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并将该周边环境内的障碍物反馈给所述车门控制器,所述车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障碍物与车门的距离控制所述门锁装置的锁止或解锁车门。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汽车车门的开启易存在车边行人或骑车人与车门发生碰撞,进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能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人熟知驾驶员、乘员开门而导致的伤亡事故。发生这种情况是开车人的问题呢,还是骑行者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目前开门下车的做法:驾驶员按下解锁开关即解锁——观察后视镜——微开门提示——然后再伺机推门下车。粗看问题不大,但仔细分析后大家的一致看法是:1)汽车在设计时,开门安全环节完全依赖乘员的严格规范操作来保障,是惨剧发生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实质上驾驶员受干扰因素很多,由于种种原因,驾驶员没有规范操作,后排乘员视角不好、操作不当等,必然会造成开门后伤亡惨剧的发生。2)开门前没有足够的提示,没有给骑行者足够的反应时间前面车辆即将开门,客观上增加了骑车人撞上车门(或下车人员)的概率。微开门提示的做法不够醒目,加上道路环境越来越复杂,每天在路上都有不少人随意停车,汽车多占用非机动车道,如果在没有足够警示的情况下突然开门,就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事实证明:单纯依靠乘员操作来完成开门下车这一整套动作,受干扰因素太多,安全系数极低。
随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当前汽车上常设有危险报警系统、中控门锁系统、雷达扫描系统、汽车辅助变道系统和主动防撞系统等电子安全系统,但对于汽车车门开启的主动安全防护的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汽车车门的开启易存在车边行人或骑车人与车门发生碰撞,进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能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车门控制器、感知模块、车门开关和门锁装置;
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感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门锁装置的控制端相连,所述车门开关串接在所述车门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整车地之间;
所述感知模块用于感知车辆设定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并将该周边环境内的障碍物反馈给所述车门控制器,所述车门控制器根据所述障碍物与车门的距离控制所述门锁装置的锁止或解锁车门;
在所述车门开关闭合,且所述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所述车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装置处于锁止状态直至达到第一时间阈值;
在所述车门开关闭合,且所述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所述车门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其中,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优选的,所述感知模块包括:雷达模块和摄像模块;
所述雷达模块用于检测车辆左右前后的障碍物的距离,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周边图像;
所述车门控制器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周边图像检测车辆周边的移动目标,并计算所述移动目标碰撞到车辆车门的预计时长;
在所述车门开关闭时,如果所述预计时长小于第二时间阈值,则控制所述门锁装置延长解锁时间。
优选的,所述车门控制器还计算所述移动目标的移动速度,并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移动速度判断是否控制所述门锁装置进行解锁车门。
优选的,还包括:紧急开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宇工学院,未经山东华宇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声音发生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多功能警示交互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