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纯度锗多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7738.8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洋;柳廷龙;米家蓉;包文瑧;普世坤;张朋;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8 | 分类号: | C30B29/08;C30B28/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施建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石英管 制备 超高纯度 制备装置 石英舟 支架 进气管 排气管 提纯 小车 线圈设置 高纯锗 内表面 紫铜管 硅烟 | ||
超高纯度锗多晶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通过多次区熔,有效提高锗多晶纯度的锗多晶超高纯度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应用于锗多晶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石英舟、石英管、区熔线圈、支架、进气管、排气管以及区熔小车,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内,区熔线圈设置在支架上,石英管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区熔线圈之间,进气管与排气管分别设置在石英管两端,区熔小车设置在石英管下方,石英舟内表面上涂有硅烟涂层,区熔线圈采用直径为12mm的紫铜管绕制成内三圈、外两圈的线圈,区熔线圈宽度为3cm。本发明通过新型的锗多晶制备装置进行区熔提纯,经过反复区熔提纯后,得到的高纯锗多晶纯度比较稳定,有效提高了锗多晶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锗多晶的制备,尤其是一种通过多次区熔,有效提高锗多晶纯度的锗多晶超高纯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锗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锗也可以制作红外光学器件和太阳能电池。作为高纯锗核辐射探测器的材料,一个最重要的性能是具有电活性的净杂质浓度要小于2x1010cm-3。采用通常的半导体材料工艺,把从化学提纯到5-6个9纯度的材料再用常规的区熔提纯只能达到9-10个9的纯度,因为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各种材料和器材的杂质难以避免再次掺人。因此从理论上要想达到12-13个9 ,只有采用物理提纯和特殊工艺的区熔提纯手段。区熔提纯是一种在正常凝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它利用液态物质当其凝固时液相杂质浓度的不同,最终将杂质集中到凝固状态时的前部和后部 (这称为分凝现象),从而使其中间部分达到提纯的目的。
区域熔炼提纯是深度纯化锗的有效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获得99.9999999999%(13N)以上纯的超纯锗。当锗晶体与熔化物平衡时,杂质的分配系数值远离1,说明区域熔炼是纯化锗的一个好方法,但是,锗的区域熔炼是高温过程,锗与仪器材料和气体介质的相互作用限制了纯化的深度,在无法对仪器和气体介质进行颠覆式改变前,唯有调整区熔方式,才能有效提高锗多晶的纯度,但现有的区熔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锗多晶的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在现有仪器和气体介质前提下,所采用的区熔方式不能有效提高锗多晶纯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多次区熔,有效提高锗多晶纯度的锗多晶超高纯度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锗多晶超高纯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应用于锗多晶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石英舟、石英管、区熔线圈、支架、进气管、排气管以及区熔小车,石英舟放置在石英管内,区熔线圈设置在支架上,石英管固定在支架上且位于区熔线圈之间,进气管与排气管分别设置在石英管两端,区熔小车设置在石英管下方,石英舟内表面上涂有硅烟涂层,区熔线圈采用直径为12mm的紫铜管绕制成内三圈、外两圈的线圈,区熔线圈宽度为3cm;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一、区熔前准备
1、石英管清洗:超净工作台里用电子级HNO3和HF以体积比3:1配置清洗溶液,用清洗溶液清洗石英管1-3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少5次,用电子级甲醇喷淋进行脱水,去除石英管内、外表面的水分,最后用纯度为99.999%且经过纯化器净化的高纯氮气吹干,至石英舟表面无水渍;
2、石英舟清洗:在腐蚀间用电子级H2O2和HCL以体积比1:3配置清洁溶液,用清洁溶液清洗石英舟5-10分钟,之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少5次,然后用甲醇喷淋脱水,去除石英舟表面水分,最后放入超净工作台里使用浴霸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30分钟;
3、石英舟镀硅:在超净工作台中,用三层同心管从内至外分别通入硅氢混合气、氧气和氩气,点燃硅氢混合气,使火焰附着在石英舟表面,在石英舟表面涂上一层无晶形硅层,氧气纯度为99.9999%,氩气纯度为99.999%,硅氢混合气为硅烷和氢气混合,其中硅烷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