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57637.0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伟;王静;叶志鹏;雷柏茂;李骞;李亚球;梁佩博;凌棫;莫冰;王春辉;杨纾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付建军 | 
| 地址: | 5106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部件 性能 评价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试验监控对象;对所述试验监控对象分别进行变压缩机频率试验、变供电电压试验和变风机转速试验,通过安装在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正表面上的热电偶检测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当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均满足下述公式时,判断所述受试空调通过试验,否则,判断所述受试空调没有通过试验,需要整改:P*R+T≤0.65*Tjmax,其中,P为热电偶安装面的热功耗;R为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结到壳热阻;T为所检测的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Tjmax为试验监控对象耐受的最高结温。本发明能够有效并高效地发现空调产品电控部件热设计缺陷和拦截次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空调部件性能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产品是一种常用的家电产品,其电控部件是重要的关键部件。由于空调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及其电控部件自身的热设计潜在缺陷,相关功率器件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桥对、智能功率模块(IPM模块)等经常会由于散热不足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烧坏的现象,导致空调不能正常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电控部件热性能设计问题引起的故障占空调故障总数的50%以上,电控部件热性能设计问题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空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如何在空调产品的设计及生产阶段通过试验方法有效地发现空调产品电控部分存在的热设计缺陷和拦截次品,提高空调产品电控部分的耐环境能力和可靠性水平,对于国内空调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性能评价试验是所有空调企业都会针对其空调电控部分开展的型式试验工作,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空调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相关热性能评价试验工作耗时较长,而且对于产品热设计潜在缺陷以及次品的发现和暴露上效率不高,经常出现空调产品通过了企业自己的热性能评价试验,但是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大量出现电控部件烧坏的现象。
目前国内空调行业缺少一种能够有效并高效地发现其空调产品电控部件热设计缺陷和拦截次品的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国内相关标准、文献资料也尚未专门针对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导致目前国内空调企业无法有效地针对空调产品电控部分开展相关热性能评价试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并高效地发现空调产品电控部件热设计缺陷和拦截次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电控部件热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试验监控对象;对所述试验监控对象分别进行变压缩机频率试验、变供电电压试验和变风机转速试验,通过安装在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正表面上的热电偶检测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当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均满足下述公式时,判断所述受试空调通过试验,否则,判断所述受试空调没有通过试验,需要整改:P*R+T≤0.65*Tjmax,其中,P为热电偶安装面的热功耗;R为所述试验监控对象的结到壳热阻;T为所检测的试验监控对象的温度值;Tjmax为试验监控对象耐受的最高结温。
优选地,所述试验监控对象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整流桥堆、快恢复二极管、智能功率模块、风机模块。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非接触式热性能试验,所述试验监控对象包括在所述非接触式热性能试验的测试结果中温度超过试验环境温度的空调电控部件。
优选地,所述非接触式热性能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记录空调电控部件正反面的热分布情况,获取空调电控部件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7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