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3622.7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界恒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7/00;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427100 湖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播种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自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体(1),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1)上表面的供料组件(2)和用于播种的播种组件(3);
所述壳体(1)的下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5),所述承载壳体(1)的侧壁通过轴承安装有两个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两端分别贯穿承载壳体(1)的两侧侧壁并延伸至承载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6)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滚轮(7),其中一个第一转轴(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8),所述第一从动轮(8)与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9)连接;
所述承载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半圆凹槽,所述承载壳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气缸(10),两个所述第一气缸(10)相对设置在半圆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10)贯穿承载壳体(1)的上壁并延伸至承载壳体(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11)并延伸至支撑板(11)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与播种组件(3)连接;
所述供料组件(2)包括供料筒(21)、用于使所述供料筒(21)间歇供料的限料组件(22)和位于所述供料筒(21)和播种组件(3)之间的传送通道(23);
所述供料筒(21)包括第一支撑架(211)、圆形底板(212)、圆筒侧板(213)、锥形环板(214)、顶部盖板(215)、柱形杆(216)和螺旋送料板(217),所述第一支撑架(211)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架(211)固定安装在承载壳体(1)的上表面处,且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架(211)在承载壳体(1)的上表面呈等角三角形状分布,所述圆形底板(21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11)的上端,所述圆筒侧板(213)固定安装在圆形底板(212)的上表面处,所述锥形环板(214)与圆筒侧板(2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部盖板(215)固定安装在锥形环板(214)的上表面处,所述柱形杆(216)固定连接于圆形底板(212)的上表面,且所述柱形杆(216)位于圆形底板(21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柱形杆(216)和圆筒侧板(213)之间设置有螺旋送料板(217);
所述限料组件(22)包括第二电机(221),第二主动轮(222),第二从动轮(223)和十字挡板(224),所述第二电机(221)固定安装在承载壳体(1)的上表面处,所述第二电机(22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主动轮(222)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轴的上端,所述圆形底板(212)的底面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从动轮(223)和十字挡板(22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所述十字挡板(224)和第二从动轮(222)在第二转轴上呈上下分布;
所述传送通道(23)包括送料槽(231)和第二支撑架 (232),所述第二支撑架(23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232)均固定连接在送料槽(231)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架(2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载壳体(1)的上表面;
所述播种组件(3)包括播种套筒(31)、开孔叶片(32)、滑动套环(33)、固定套环(34)、推拉杆(35)、复位弹簧(36)、挤压杆(37)和挤压圆台(38),所述开孔叶片(32)设置在播种套筒(31)的一端,所述开孔叶片(32)的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铰接杆(39),所述铰接杆(39)铰接在播种套筒(31)外周面的下侧边缘处,所述铰接杆(39)的一端与推拉杆(35)的下端铰接,所述推拉杆(35)的上端铰接在滑动套环(33)的外周面处,所述滑动套环(33)、固定套环(34)和复位弹簧(36)均套设在播种套筒(31)上,所述固定套环(34)和滑动套环(33)呈上下分布,所述复位弹簧(3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套环(33)的上表面,所述复位弹簧(3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环(34)的底面,所述播种套筒(31)的表面开设有通槽(311),所述播种套筒(3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1)的底面中心处,所述挤压杆(37)和挤压圆台(38)均设置在播种套筒(31)的内侧,所述挤压杆(37)的上端与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挤压杆(37)的下端与挤压圆台(38)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套环(33)与播种套筒(31)呈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34)与播种套筒(31)固定连接;
所述顶部盖板(215)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2151),所述圆形底板(212)的底面开设有出料口(2121);
所述十字挡板(224)的十字端部均设置有圆形挡板(2241),所述圆形挡板(2241 )的半径等于或大于出料口(2121)的半径;
所述第二主动轮(222)和第二从动轮(223)通过第二皮带(225)连接;
所述传送通道(23)的倾斜角为15°-30°;
所述送料槽(23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送料槽(2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料嘴(233),所述送料嘴(233)位于通槽(311)的内侧,所述送料槽(231)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2121)的正下方;
所述承载壳体(1)的一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3),两个所述固定杆(13)之间设置有翻土辊(14),所述翻土辊(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翻土叶片(15);
所述挤压圆台(3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形通孔(381);
该种自动播种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人员通过顶部盖板(215)的进料口向供料筒(21)内放入待播种的作物种子,作物种子通过螺旋送料板(217)滑落到供料筒(21)的底部,并通过圆形底板(212)底面的出料口排出;
步骤二:启动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第一电机轴带动第一主动轮(5)转动,第一主动轮(5)通过第一皮带(9)带动第一从动轮(8)转动,第一从动轮(8)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6)转动,并带动第一转轴(6)两端的滚轮(7)转动,使该播种装置向前行进,行进过程中承载壳体(1)一端的翻土辊(14)对底面进行翻土;
步骤三:启动第二电机(221),第二电机(221)的第二电机轴转动并带动与其固定的第二主动轮(222)转动,第二主动轮(222)通过第二皮带(225)带动第二从动轮(223)转动,第二从动轮(223)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并带动固定于第二转轴上的十字挡板(224)转动,十字挡板(224)上的圆形挡板(2241)间歇地对出料口进行封堵;
步骤四:作物种子通过出料口排出,落入正下方的送料槽(231)内并沿送料槽(231)槽底滑向送料槽(231)较低的一侧,通过送料槽(231)一端的送料嘴(233)穿过通槽(311)并落入播种套筒(31)内,作物种子穿过挤压圆台(38)表面开设的圆形通孔(381)并落入下方封闭的开孔叶片(32)内侧;
步骤五:启动第一气缸(10),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收缩并带动支撑板(11)下降,支撑板(11)带动播种组件(3)下降,播种组件(3)下端的开孔叶片(32)插入播种底面,对播种底面进行开孔;
步骤六:启动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带动挤压杆(37)向下移动,挤压杆(37)带动挤压圆台(38)向下移动并将闭合的三个开孔叶片(32)挤开,作物种子落入播种底面的开孔内;
步骤七:启动第一气缸(10),使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伸出,并带动支撑板(11)上升,支撑板(11)带动播种组件(3)上升至原位,同时,启动第二气缸(12),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收缩并带动挤压杆(37)和挤压圆台(38)向上移动至原位,复位弹簧(36)向下挤压滑动套环(33),滑动套环(33)带动推拉杆(35)向下移动,推拉杆(35)带动铰接杆(39)绕其与播种套筒(31)铰接处转动,并带动开孔叶片(32)闭合;
步骤八:重复以上步骤,对底面进行播种直至完成播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界恒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张家界恒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36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