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3108.3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檀毛叶;聂文君;范云昊;庄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庐江力翔电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6;H01M2/26;H01M2/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防爆孔 基板 负极连接片 正极连接片 锂电池盖板 负极铆钉 正极铆钉 绝缘板 双极柱 正负极 止动架 铆接 焊接 焊接工艺 穿过 正极 负极 电池单体 电池箱体 制造工序 组合贴膜 防爆片 防爆罩 上端 底端 电芯 铝壳 生产成本 电池 占用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所述的正极铆钉依次穿过正负极止动架一、基板、正极绝缘板和压板一,与压板一铆接,所述的负极铆钉依次穿过正负极止动架二、基板、负极绝缘板和压板二,与压板二铆接,所述的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分别焊接在正极铆钉和负极铆钉的下面,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分别位于铝壳的底端,在基板的中心开有防爆孔,在防爆孔内焊接有防爆片,在防爆孔的上端贴有组合贴膜。本发明提高了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在电池组组模的过程中节省了电池箱体占用的空间,相对传统焊防爆罩的工艺省去了焊接工艺,提高了品质,减少了制造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动力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产品。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包括壳体、卷芯和盖板。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通过隔膜隔离正极片、负极片,其中卷芯两侧有正极片箔与负极片箔材材伸出部分。卷芯焊接与正负极L型连接片中间,后置于于壳体内部,由盖板焊接密封形成电池。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动力电池制作过程中的一个技术难点和重点。而电池的密封性是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 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电池密封性不好,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容易吸入空气中 的水分,或者电池内部电解液挥发干涸结晶,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 衰减,最终导致电池无法继续使用。特别是大对于容量电池,其对气密性要求更加严格,因为电池容量高,内压相对较高,电池装配后更加容易漏液或 漏气,会给电池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电液挥发会造成电池性能和寿命 衰减等问题。而动力电池盖板的铆接效果正是涉及电池的气密性的关键因素,良好的铆接效果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与电池装配成模组的方便快捷等实 用性。现有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为圆柱形,极柱穿过圆形的极柱孔,通过密封垫圈与电池盖板铆接,止转扭矩比较小。电池电路在于外界电路把紧过程中,很容易转动极柱,不仅破坏了电池的密封性能,也出现了短路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型连接片双极柱锂电池盖板,包括有铝壳,在铝壳内安装有正极铆钉、负极铆钉、正负极止动架一、正负极止动架二、基板、正极绝缘板、负极绝缘板、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压板一和压板二,所述的正极铆钉依次穿过正负极止动架一、基板、正极绝缘板和压板一,与压板一铆接,所述的负极铆钉依次穿过正负极止动架二、基板、负极绝缘板和压板二,与压板二铆接,所述的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分别焊接在正极铆钉和负极铆钉的下面,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分别位于铝壳的底端,在基板的中心开有防爆孔,在防爆孔内焊接有防爆片,在防爆孔的上端贴有组合贴膜。组合贴膜是一种PET材质透明薄片加上背胶的组合体。是贴在防爆孔口部,起到阻挡外部异物或者液体侵入防爆片的部件,颜色为透明可以观察防爆膜的完好程度。
所述的正极铆钉和负极铆钉均有两个。
在正极铆钉与正负极止动架一之间和负极铆钉与正负极止动架二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的结构均为L型。
在所述的基板上设有注液孔,在注液孔内插入密封钉,在密封钉上面压有封片,通过激光焊接将密封钉与基板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高了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在电池组组模的过程中节省了电池箱体占用的空间,相对传统焊防爆罩的工艺省去了焊接工艺,提高了品质,减少了制造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注液孔内密封钉与封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庐江力翔电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庐江力翔电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3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