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着色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2688.4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罩 抽风机 净化装置 废气净化系统 废气吸收 集成式 排风口 工作台 着色 工作站 开口 出口连接 入口连接 台面 排风管 热着色 地被 排出 扩散 侧面 净化 排放 污染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着色工作站,其包括工作台和废气吸收系统,工作台的台面上方盖有挡风罩,挡风罩的侧面上具有一个开口,废气吸收系统包括抽风机和净化装置,挡风罩远离开口的一侧上设有排风口,排风口通过排风管与净化装置的入口连接,抽风机与净化装置的出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挡风罩,同时设有设置抽风机将挡风罩内的有害气体抽进废气净化系统中进行处理后再排出,使热着色操作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会大范围扩散到空气中,而是有序地被抽入到废气净化系统中处理。有害气体得到了净化后才排放至空气中,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且有害气体被抽风机抽走,减少了被操作人员吸收的可能,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着色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工作站,特别是一种集成式着色工作站。
背景技术
热着色工艺被称之为现代表面着色技术,它是运用火枪将铜件表面加热到一定温度,采用喷、刷、涂、蘸等手法将化学溶液沉积到铜件表面,在加热的催化作用下,促使化合物溶液与青铜表面产生化学反应而生产各种颜色。与传统冷着色技术相比,热着色膜层的色彩是从铜里透出来,色彩有深度,而且可以形成变化多样的纹饰和色彩,成为铜工艺品行业受到热捧的表面着色技术。
然而,现有的热着色操作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操作现场无序,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堪忧。对铜件表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对其表面喷淋化学溶液时,雾化的化学溶液只有部分落到工件表面,大部分雾化溶液飞扬到周围环境中。溶液接触到灼热的工件表面后,瞬间产生浓重的烟气。而现有操作实施是建立在冷着色工艺的基础上,没有专门针对热着色工艺建立专门的操作室。由于热着色工艺既使用火源,更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溶液和颜料,并且施布化学溶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现有的热着色工作场所并没有结合热着色的特殊性而专门规划设置,而是简单地沿用了传统冷着色的做法,操作设施随意摆放,着色废液到处流淌,着色液雾和烟气弥漫,使得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机器设备及环境均产生有害影响。
二、着色操作不方便,效果不佳。现有的操作生产中,工件直接放在地面或台面进行操作,着色操作不方便,着色效果很难落实到位;操作中采用单一规格的喷壶、火枪、毛笔等进行操作,难以同时满足大面积与小区域的着色反差,难以实现自然过渡的颜色渐变,也难以实现微小区域的精细颜色纹饰。此外,现有热着色操作中没有配置专门的色温灯,在对着色层的颜色进行观察和检验时,环境光源会对颜色的判断造成影响。因此得到的着色艺术效果也常不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着色工作站,其能高效地排走热着色操作中产生的有害气雾,使生产过程安全化、无害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着色工作站,其包括工作台和废气吸收系统,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方盖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的侧面上具有一个开口,所述废气吸收系统包括抽风机和净化装置,所述挡风罩远离开口的一侧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通过排风管与净化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抽风机与净化装置的出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中和塔、位于中和塔内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位于中和塔的上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花洒球,所述净化装置的入口位于中和塔的下部,所述净化装置的出口位于中和塔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中远离挡风罩开口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位于倾斜侧边缘的漏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方设有与工作台的台面连接的清洗槽,所述清洗槽通过下水道连接至污水处理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一侧的上方设有搁架,所述搁架上贴有标识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多个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通过灯槽固定,所述灯槽上设有灯罩,所述灯槽和灯罩之间形成能容纳照明光源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