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52534.5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珠江;张雨青;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眼动 采集单元 反馈信息 干预系统 眼动脱敏 再加工 脱敏 预设 植入 判定 采集 生理指标数据 操作要求 操作指示 信息判定 治疗效果 反馈 疗法 评判 | ||
一种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的生理指标数据;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的眼动信息;脱敏单元,用于提供眼动操作指示,并根据所述眼动信息判定使用者的操作是否符合眼动操作要求;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消极记忆评价低于要求时,判定脱敏完成;植入单元,用于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积极记忆评价达到最高值时,判定植入完成。通过所述系统和方法,可以解决传统EMDR疗法难以准确评判治疗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对于由于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而导致的PTSD的诊治,现在通常是采用传统的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疗法。该疗法是医生通过伸出两、三根指头来引导使用者的目光左右移动,同时进行有关的提问,从而使病人恢复记忆和忘记恐怖,让心情平静下来。然而这种疗法是否能产生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医生的个人经验来判断。由于有时很难清楚地获知病患的实际感受和生理反应,因此较难准确地判断诊疗效果,同时这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EMDR疗法难以准确评判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包括:第一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的生理指标数据;第二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使用者的行为指标数据,主要为眼动信息;脱敏单元,用于提供眼动操作指示,并根据所述眼动信息判定使用者的操作是否符合眼动操作要求;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消极记忆评价低于要求时,判定脱敏完成;植入单元,用于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积极记忆评价达到最高值时,判定植入完成。
可选的,上述的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还包括:扫描单元,用于接收使用者的身体感觉反馈,并于用户身体感觉反馈不适时,重新进行脱敏或植入,直到使用者的身体感觉无不适反馈。
可选的,上述的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还包括:引导单元,用于引导使用者进行放松体验,并根据所述生理指标数据判定使用者的放松程度,判定是否进行脱敏。
可选的,上述的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还包括:评估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使用者的心理指标数据,主要为对预设评估问题的反馈,并根据所述预设评估问题的反馈,判定使用者症状程度。
可选的,上述的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系统,还包括:结果生成单元,用于接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反馈,并根据所述生理指标数据,所述眼动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的消极记忆评价和积极评价以及干预时间点生成干预评估报告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方法,包括:采集使用者的生理指标数据;提供眼动操作指示以及采集使用者的眼动信息,并根据所述眼动信息判定使用者的操作是否符合眼动操作要求;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消极记忆评价低于要求时,判定脱敏完成;接收使用者对预设问题的反馈,并于所述反馈信息的积极记忆评价达到最高值时,判定植入完成。
可选的,上述的眼动脱敏再加工干预方法,于所述判定脱敏完成后以及判定植入完成后还包括:接收使用者的身体感觉反馈,并于用户身体感觉反馈不适时,重新进行脱敏或植入,直到使用者的身体感觉无不适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