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头覆膜砂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52440.8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战辉;牛伟峰;杨风伟;李向阳;杨文峰;王军现;陈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2;B22C15/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 地址: | 4616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砂口 上模 触头 射砂 下模 覆膜砂模具 上模型腔 砂壳型 上凸台 凸台 模具 下模型腔 扁长形 覆膜砂 固定的 固定孔 下凸台 合模 夹砂 排气 砂量 下凸 连通 制造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头覆膜砂模具,包括: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用于制造触头的砂壳型腔,砂壳型腔由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组成,在上模前端设有两个扁长形的射砂口,射砂口与上模型腔连通,在模具的前端还设有凸台,凸台由位于上模和下模上的上凸台和下凸台组成,在上凸台和下凸台上分别设有用于合模固定的固定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较大的射砂口,射砂口内的覆膜砂进入到型腔中时,较大的射砂口进砂量较大,射砂的速度较慢,既保证了射砂口的效率,又可以避免因射砂速度过快,导致排气不足引起的夹砂和漏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芯机工装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触头覆膜砂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铸造行业普遍采用热芯盒来制造砂芯。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将铸造用砂、热固性树脂和催化剂混合成的砂料通过射芯机射入到具有加热装置的芯盒中,加热到250至320摄氏度,使贴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热,砂料中的粘结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缩聚硬化,进而形成型芯。铸造用砂一般通过射砂嘴射入热芯盒模具的型腔内。
在现有机电行业中,触头是开关电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关电器的主要性能及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触头材料的好坏;触头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低的接触电阻、较高的抗熔焊性能、较高的耐电弧侵蚀性能和抗材料转移能力,对于真空触头材料,还要求截流值小、耐压强度高和分断能力高,触头材料的结构对其宏观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触头材料的电性能,如抗熔焊性、耐电弧烧蚀和耐压能力不仅和组成触头材料的成份有关,而且成型后的表面粗糙度有关,触头的制造一般先采用铸造的方式,铸造成型后进行后续的机械加工,使其表面整洁,切掉边料,所以在制造触头的砂壳模具时,由于模具所要开设的型腔的深度比较大,所以需要相应增加射砂口的尺寸,而且排气槽的大小以及射砂口的结构对后期浇铸的影响很大,不合理的设置很容易导致浇铸废品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提出一种触头覆膜砂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触头覆膜砂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用于制造触头的砂壳型腔,所述砂壳型腔由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组成,在所述上模前端设有两个扁长形的射砂口,所述射砂口与所述上模型腔连通,在所述模具的前端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由位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的上凸台和下凸台组成,在所述上凸台和所述下凸台上分别设有用于合模固定的固定孔。
所述上模型腔由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组成,所述下模由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组成,在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位于环绕在所述上模型腔的后侧和左右两侧以及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之间,沿所述上模上表面的边缘四角处各设有一个圆凸起,所述圆凸起均位于所述排气槽上。
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大顶针孔、小顶针孔、工装孔、加热孔,所述上模上侧和所述下模上侧的定位孔互相对应将所述模具定位到正确的安装位置,所述大顶针孔设置在所述模具四角且贯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所述小顶针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型腔和所述下模型腔的底部且竖向贯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所述工装孔设置在所述模具的背侧,通过所述工装孔可将所述模具安装到射砂机的射砂位,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上模型腔和所述下模型腔的底部且横向贯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较大的射砂口,射砂口内的覆膜砂进入到型腔中时,较大的射砂口进砂量较大,射砂的速度较慢,既保证了射砂口的效率,又可以避免因射砂速度过快,导致排气不足引起的夹砂和漏砂;
2.由于采用了独立型腔结合的模式,通过本发明铸造出的触头加工减少,节省材料和人工的成本,易实现自动化生产;
3.在模具前方设置凸台,使得模具与射砂机的安装和与射砂嘴的固定更加方便准确,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壳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下芯工位上砂箱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