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2433.8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宗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樊晓坤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剂 风热 喉痹 喉痛 薄荷 方剂制作 荆芥 甘草 治疗 人体喉咙部位 人体免疫力 重量份数 滋阴降火 祛风解表 桔梗 消炎 止痛 咽喉痛 异物感 散热 黄苓 食欲 玄参 镇痰 祛风 配合 防风 | ||
1.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9-15份,甘草10-16份,桔梗21-28份,薄荷10-15份,防风10-16份,黄苓9-15份,玄参9-14份,上述方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原材料称重,分别取荆芥3克,甘草3克,桔梗6克,薄荷3克,防风3克,黄苓3克,玄参3克,将上述荆芥、甘草、桔梗、薄荷、防风、黄苓、玄参放入药罐中,并用搅棒对罐中的各原材料搅拌混匀;
步骤二:向药罐中加水至1000毫升,盖上罐盖,浸泡两个小时;
步骤三:用文火对药罐中的药液煎至300毫升,将药液中的药渣滤除,制得本方剂。
2.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9.67-14份,甘草10.56-15份,桔梗22-27.56份,薄荷10.67-14份,防风10.78-15份,黄苓9.87-14份,玄参9.79-13.7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9.87份,甘草10.86份,桔梗22.56份,薄荷10.87份,防风10.98份,黄苓10.87份,玄参9.99份。
4.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0.67-14份,甘草10.76-14份,桔梗22.65-26.56份,薄荷10.87-13.68份,防风10.88-14.78份,黄苓9.97-13.68份,玄参9.89-13.68份,上述方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原材料称重,将上述荆芥、甘草、桔梗、薄荷、防风、黄苓、玄参放入药罐中,并用搅棒对罐中的各原材料搅拌混匀;
步骤二:向药罐中加水至1000毫升,盖上罐盖,浸泡两个小时;
步骤三:用文火对药罐中的药液煎至300毫升,将药液中的药渣滤除,制得本方剂。
5.根据权利要求4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0.77-13份,甘草10.86-13.68份,桔梗23.65-26.36份,薄荷11.37-13.58份,防风10.98-13.38份,黄苓10.97-13.58份,玄参9.99-13.68份。
6.根据权利要求5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0.87份,甘草10.96份,桔梗24.65份,薄荷12.37份,防风11.98份,黄苓12.17份,玄参10.39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意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一中用搅棒对罐中的各原材料搅拌混匀的时间为2-4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意上述的一种治疗风热引起的喉痹、喉痛方剂,其特征在于,该方剂的用法用量为:将制得的方剂分三次服下,日服一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宗华,未经朱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4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