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2350.9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宋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态势 感知 重大 活动 保障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保障活动中每台设备分别对应的活动数据;根据保障数据确定活动的态势感知等级,并按照组合规则将每台设备的活动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向量;对数据向量进行聚类,获得活动的安全态势,并根据安全态势对活动进行相应的保障,其中,在聚类过程中采用态势感知等级进行距离修正。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保障数据灵活的确定态势感知等级,并在聚类过程中采用态势感知等级进行距离修正。由于在态势感知时,考虑了活动本身对于安全预警的需求或保障需求,因此态势感知的结果更加贴合活动的保障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更加灵活准确的进行活动保障,避免了保障太松或太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安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安全能力的落地。目前主要有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安全设备产生的海量、异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和不确定信息的推理,从而获得宏观网络安全状况。研究人员将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方法与神经网络、博弈原理、马尔可夫等理论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了评估结果。
现有技术中,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安全设备产生的海量、异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和不确定信息的推理,从而获得宏观网络安全状况。研究人员将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方法与神经网络、博弈原理、马尔可夫等理论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了评估结果。但是,这种评估方法对于重大活动保障场景,不同级别的活动对应不同的保障需求,若按同一力度进行保障会造成保障太严,或者保障太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保障活动中每台设备分别对应的活动数据,活动数据包括配置数据、价值数据、运行数据和保障数据;根据保障数据确定活动的态势感知等级,并按照组合规则将每台设备的活动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向量;对数据向量进行聚类,获得活动的安全态势,并根据安全态势对活动进行相应的保障,其中,在聚类过程中采用态势感知等级进行距离修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保障活动中每台设备分别对应的活动数据,活动数据包括配置数据、价值数据、运行数据和保障数据;组合模块,用于根据保障数据确定活动的态势感知等级,并按照组合规则将每台设备的活动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向量;聚类模块,用于对数据向量进行聚类,获得活动的安全态势,并根据安全态势对活动进行相应的保障,其中,在聚类过程中采用态势感知等级进行距离修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态势感知的重大活动保障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保障数据灵活的确定态势感知等级,并在聚类过程中采用态势感知等级进行距离修正。由于在态势感知时,考虑了活动本身对于安全预警的需求或保障需求,因此态势感知的结果更加贴合活动的保障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更加灵活准确的进行活动保障,避免了保障太松或太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区回卡夹板
- 下一篇:一种VXLAN隧道负载均衡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