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衡内稳态治疗失眠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50433.4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 |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61B5/0476;A61N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内稳态 壳体 失眠 扬声器 覆盖材料 工作单元 工作终端 治疗设备 主控电路 传感器 声光 检测 治疗 改善微循环 活化水分子 调节器 内部设置 平衡治疗 身体机能 心理数据 远红外线 输出 血清素 平衡 导出 细化 显示屏 分泌 睡眠 电线 释放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失眠检测和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平衡内稳态治疗失眠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和方法,包括壳体、扬声器、主控电路装置、LED灯、含有远红外线释放物质的覆盖材料、传感器工作终端、声光输出工作单元、第一显示屏和外部工作调节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主控电路装置与扬声器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LED灯与所述覆盖材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声光输出工作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工作终端通过电线与壳体相连;本发明通过对个体生理及心理数据综合的、科学的评价后导出精确的解决数据,让内稳态平衡治疗装置工作。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清素分泌、调节身体机能、增强睡眠能力、细化以及活化水分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失眠检测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平衡内稳态治疗失眠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在对睡眠的重视度,已经提到一个极高的地位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睡好觉”也如同“吃了吗”一样。历年的“世界睡眠日”不同的主题词中也可看出睡眠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就现有的产品种类及技术手段而言, 并未有什么更好的突破!
对于失眠的诊断方式也十分单一,并且十分费时,由于各地睡眠中心的床位少、费用高,对于PSQI类的自评量表评价又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准确度不太大。使许多人对自己的睡眠状态并不能全面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患上其它慢病的机率,对生命质量、生活状况恶化。
现在的睡眠产品都是在睡前或睡中使用、或用“声”“光”“电”的方法去对睡眠进行干预,但从人的本性和我们对长期失眠群体的跟踪,“静”与“暗”才是睡眠的基本诉求!使用药品对睡眠进行干预,其中的一些弊端也让人担心不止,也是无奈之中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平衡内稳态治疗失眠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平衡内稳态治疗失眠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包括壳体、扬声器、主控电路装置、LED灯、含有远红外线释放物质的覆盖材料、传感器工作终端、声光输出工作单元、第一显示屏和外部工作调节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主控电路装置与扬声器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LED灯与所述覆盖材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部,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声光输出工作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工作终端通过电线与壳体相连;
所述外部工作调节器上设置有经络检测仪、脑电波检测仪、生理数据采集仪和第二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上部前侧设置有脑部神经共振装置,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躯干共振装置,壳体的中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睡眠共振装置,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脚部神经共振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电路装置包括扬声器驱动电路、LED灯驱动电路、复位电路模块、主控智能芯片、采集数据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所述LED灯驱动电路、复位电路模块、采集数据模块和充电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智能芯片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智能芯片包括时间显示模块、心律显示模块、睡眠记录模块和音频调定模块,所述时间显示模块、所述心律显示模块和睡眠记录模块分别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连接,所述音频调定模块连接于所述扬声器驱动电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音频调定模块控制扬声器驱动电路使扬声器发出频率为1-30赫兹,强度为10-100分贝的声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智能芯片控制LED灯驱动电路使LED灯发出420-470纳米波长的蓝光或620-750纳米的红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覆盖材料为橡胶、硅胶、树脂或塑胶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未经陈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