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频谱数据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0096.9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赟;吴卫东;祝宏志;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3;H04B17/3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白明珠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频谱 数据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频谱数据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采集频谱数据,以自然分钟为频率振幅统计触发条件,将采集到频谱数据进行频率振幅统计,针对频率振幅统计的数据进行存储频率振幅统计值和实时谱值;S2 以自然时为信号统计和频谱统计的触发条件,根据频谱数据提取信号基础信息和频谱统计值,并对其分别进行存储;S3 当分析时间颗粒度为自然时、日、周和月时,通过信号基础信息和频谱统计值实现数据分析;当分析时间颗粒度小于自然时时,通过频率振幅统计值实现数据分析。本发明有益效果:不仅提高频谱数据的存储效率,而且节省存储空间,同时加快其大量频谱数据的分析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线电频谱数据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无线电通信和广播应用正不断增加,越发达的区域,电磁辐射越复杂,无线电监测设备的需求就越大,监测数据存储容量随设备数量成倍增加,依托频谱数据分析业务的耗时也随数据量的增长而延长。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电频谱数据存储方法,不仅能够提高频谱数据的存储效率,而且解决大量的频谱数据带来的分析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线电频谱数据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频谱数据,以自然分钟为频率振幅统计触发条件,将采集到频谱数据进行频率振幅统计,针对频率振幅统计的数据进行存储频率振幅统计值和实时谱值;
S2以自然时为信号统计和频谱统计的触发条件,根据频谱数据提取信号基础信息和频谱统计值,并对其分别进行存储;
S3当分析时间颗粒度为自然时、日、周和月时,通过信号基础信息和频谱统计值实现数据分析;当分析时间颗粒度小于自然时时,通过频率振幅统计值实现数据分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频率振幅统计具体包括:
S11扫描任务开始时启动频率振幅统计,根据扫描任务参数创建频率振幅二维数组和扫描次数变量,并使其初始化;
S12接收数据后,判断时间戳,当时间戳的自然分钟信息未变更,将各频点对应场强值的次数加1;当时间戳的自然分钟信息变更且为自然分钟的倍数时或收到扫描任务结束消息时,将二维数组的数据转换成百分比存入数据库;
S13完成数据入库后,若扫描任务未停止,则初始化二维数组,进入新一轮的统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信号统计具体包括:
S21扫描任务开始时启动频率振幅统计,开辟信号队列;
S22接收频谱数据后,判断时间戳,当时间戳的自然时信息变更时,将信号队列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当时间戳的自然时信息未变更时,依次进行谱信分离和信号入队列;
S23完成数据入库后,若扫描任务未停止,则清空信号队列,进入新一轮的统计。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谱信分离具体包括:
S221根据信号起始位置、信号终止位置和场强值创建信号变量;
S222由输入数据中的场强数据L={l1,l2,…,ln},计算噪声谱Z={z1,z2,…,zn},计算公式如下:
S223通过比对L和Z,提取超过噪声谱的连续点信息,其中,场强值LSL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