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0044.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管孝瑞;张玉平;陶彬;刘全桢;甄永乾;程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0 | 分类号: | B65D88/5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 表面 边缘 密封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其包括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和压缩机构,通过在弹性海绵外侧包裹涂有超双疏涂层的橡胶包带,相当于在弹性海绵外侧有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增强密封能力;在靠近罐壁的中部弹性海绵下设置迷宫槽,起到了迷宫密封的作用;压缩机构内置弹簧,能够有效应对罐壁变形。本发明通过采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同时采用迷宫密封和压缩机构,可以有效地应对储罐罐壁变形严重所带来油气泄漏的问题,减少储罐VOCs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同时减少密封圈油气泄漏,提升储罐安全运行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储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外浮顶储罐边缘密封性能普遍较差,VOCs气体排放普遍超标,且长期服役储罐的罐壁存在变形问题,浮盘边缘密封不严,油气泄漏严重,在雷雨天气,容易造成雷击密封圈着火事故,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减少储罐VOCs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同时减少密封圈油气泄漏,提升储罐安全运行水平。
现有技术中有对于密封装置的研究主要有:
CN 104355004 B公开了一种外浮顶储罐浮盘与罐壁间密封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主要包括一次密封部件和二次密封部件,在油气空间内部设有柔性耐磨包带和包带填充物。该密封装置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储罐进行密封,然而对于罐壁变形严重的储罐,该结构边缘间隙还会存在油气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浮盘边缘密封表面采用超双疏涂层,同时采用迷宫密封与可伸缩压缩机构,可以有效地应对储罐罐壁变形严重所带来油气泄漏的问题,减少储罐VOCs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同时减少密封圈油气泄漏,提升储罐安全运行水平。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一种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其包括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和压缩机构,所述的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与所述的压缩机构并排设置,所述的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包括承压板、隔膜、垫片、螺母、螺栓、弹性海绵、橡胶包带及迷宫槽,所述橡胶包带包裹在所述弹性海绵的外侧,所述的弹性海绵的一侧通过橡胶包带紧贴在储罐罐壁,另一侧通过橡胶包带紧贴所述压缩机构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橡胶包带表面涂有超双疏涂层。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压缩机构包括支撑板、弹簧、下固定板及三个可伸缩支杆,所述的支撑板一侧固定在浮盘边缘板上,所述的三个可伸缩支杆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其中,每个可伸缩支杆外侧均与包裹弹性海绵的橡胶包带接触,每个可伸缩支杆均插入到橡胶包带凹槽内,每个可伸缩支杆内部均设置弹簧,所述的下固定板位于弹性海绵的下侧,用于支撑弹性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海绵位于所述隔膜、储罐罐壁、支撑板及下固定板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隔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海绵与承压板之间,靠近所述储罐罐壁的弹性海绵下方设置所述迷宫槽,所述的迷宫槽与所述的储罐罐壁之间形成膨胀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压板包括上部段、中部段及下部段,所述的上部段挤压在所述储罐罐壁上,中部段为向罐壁方向呈凸起状的圆弧形,下部段竖直延伸固定在所述浮盘边缘板上。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上述外浮顶储罐用超双疏表面的浮盘边缘密封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浮盘边缘密封装置的所有组成部件运送到浮盘上方;
b.对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进行组装,将橡胶包带包裹在弹性海绵的所有外侧区域,包括迷宫槽及可伸缩支杆对应的凹槽内;将压缩机构插入到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内;将组装后的聚氨酯弹性海绵密封机构和压缩机构共同安装在浮盘边缘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