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光子激发进行近4π立体角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9599.4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3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波;田振男;陈岐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26/36 | 分类号: | B23K26/36;B23K26/0622;B23K26/067;B23K26/064;G02B27/09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子 激发 进行 立体角 激光 加工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多光子激发进行近4π立体角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时间同步脉冲产生;
具体步骤为:通过半反半透镜结合反射镜组的分光方式将飞秒激光分成光强均匀、光程相同的两束子束飞秒激光,第一子束飞秒激光FL1和第二子束飞秒激光FL2,即使激光历经“扩束-等光程分束”的光路,并确保沿光路激光经过每个镜子的中心位置;经过各自的时间同步反射镜组后,两子束飞秒激光的脉冲达到时间同步,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空间同步反射镜;
(2)、脉冲空间同步调节;
具体步骤为:首先,取待加工的材料置于飞秒激光直写的样品台,前后移动样品台使两子束飞秒激光分别聚焦于样品表面,同时通过电脑端实时监控两子束飞秒激光焦点在样品表面的位置;然后,对称调节两个空间同步反射镜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使得两子束飞秒激光的脉冲达到空间同步,在分别历经“反射-聚焦”的光路后最终会聚于样品表面同一点,形成所需的多光子激发焦点;
(3)、三维埋入式结构直写;
具体步骤为:首先,调节样品台前后位置使得多光子激发焦点位于材料内部的待加工起始位置;然后,利用多光子激发焦点对材料进行大埋入深度连续扫描,最终获得所需三维埋入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多光子激发进行近4π立体角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将飞秒激光波长为1030nm,经过透镜扩束后光斑扩大2-4倍;通过半反半透镜BS均匀分成FL1和FL2两子束飞秒激光,随后FL1依次经由第一反射镜M1、第二反射镜M2、第三反射镜M3、第四反射镜M4反射,FL2经由第六反射镜M6反射;其中M1、M2和M6与竖直方向成45°角,M3和M4与竖直方向成-45°角;M1-M6距光路对称轴的垂直距离依次为20、0、0、40、40、40cm;两子束飞秒激光FL1和FL2在分别到达第五反射镜M5与第七反射镜M7之前与样品表面垂直,经由M5和M7反射后与样品法线的成角为82°,M5与M7距离样品表面的高度为均为5.62cm;经过时间同步反射镜组微调调节后,FL1和FL2的脉冲达到时间同步,即同时到达M5和M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多光子激发进行近4π立体角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脉冲空间同步调节的监控装置为CCD照相机和第四凸透镜L5,二者光轴均与整个光路对称轴重合,距样品表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2.1cm和1.1cm;两子束飞秒激光FL1和FL2对应的空间同步反射镜分别为M5和M7,二者呈左右对称放置,到对称轴距离均为40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多光子激发进行近4π立体角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对称调节两个空间同步反射镜的具体方法为:首先,遮挡经过M7的子束飞秒激光FL2,标记另一束FL1在电脑屏幕的位置S1;然后,遮挡FL1,调节M7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直至FL2在电脑屏幕的位置S2与S1重合,获得所需的多光子激发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5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