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9575.9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杰;魏佳骏;杨德财;张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片式铝塑膜 包装 锂离子电池 转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所述的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完成入壳并顶侧封后的电芯水平放置;(2)通过加压装置对电芯上表面进行初步加压;(3)用固定夹将电芯的气袋两边夹紧,将抽气管从两个固定夹的中间间隔区域插入气袋口;(4)打开抽气泵对电芯进行抽气,同时加压装置对电芯上表面进行二次加压,将抽出残余空气的电芯压紧;(5)抽气结束后,加压装置压着电芯整体经翻转装置转动90°,电芯的气袋朝上且直立。该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的操作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制程过程中,半成品电芯需要在各个工序之间进行转移。为了提升电芯性能,在注液及化成等工序常需将电芯直立放置,避免了电解液漏出,辅助化成中产生气体的排放等。然而对于顶侧封后的电芯,当将其直立以后,叠片体会受到重力作用而由规整变为松散,改变了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仅会影响电芯性能,严重时更会造成整个电芯短路报废等严重后果。而对于体积或是质量较大的电芯,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操作简单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式铝塑膜包装锂离子电池负压转移方法,所述的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完成入壳并顶侧封后的电芯水平放置;(2)通过加压装置对电芯上表面进行初步加压;(3)用固定夹将电芯的气袋两边夹紧,将抽气管从两个固定夹的中间间隔区域插入气袋口;(4)打开抽气泵对电芯进行抽气,同时加压装置对电芯上表面进行二次加压,将抽出残余空气的电芯压紧;(5)抽气结束后,加压装置压着电芯整体经翻转装置转动90°,电芯的气袋朝上且直立。
优选的,步骤(6)撤去抽气管,加压装置停止加压,通过小车运送到注液工位灌注电解液,并在随后制程过程中保持直立,直到分容阶段。
优选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压板与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固定安装在翻转装置的机架上,所述上压板经安装在翻转装置的机架上的气缸驱动升降。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固连在上压板的上表面,缸体顶端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设有一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的端面上固设有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啮合有一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经机架外旁侧的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形状均为“U”字形。
优选的,所述电芯的极耳位于其侧部。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为环氧板,厚度为3mm;固定夹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为金属板,厚度为5mm;固定夹为PET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先对电芯抽真空再立式转移,规避了规整的叠片体受重力影响散开而造成电芯不良或报废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翻转装置、加压装置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电芯水平抽气的示意图。
图3为电芯直立的示意图。
图4为上、下压板、电芯、固定夹、抽气管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