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型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9042.0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锋;陈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伟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52;B29C43/58;B29K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6 | 代理人: | 唐海波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预热;对混合料进行布料,使其均匀分布在传输装置上;对传输装置上的混合料进行梯度加热,然后进行分割,得到半成品;对半成品进行保温;将保温后的半成品压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环氧树脂型材,在成型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梯度降温;待环氧树脂型材及模具冷却后脱模、下料成型,然后贴膜得到环氧树脂型材成品。环氧树脂混合料在凝胶、固化时进行梯度加热形成环氧树脂固化物,其在其成型过程中采用梯度降温;从而减少环氧树脂型材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减少了制备过程中产生内裂纹,减少成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型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端实验室家具中的台面板,目前市场上现在仍在用的有水泥贴瓷砖、层压理化板、天然大理石、陶瓷板,而上述板材的共同点之一就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使用寿命短,台面开裂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更换台面,更换台面费时费力费财,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久耐用、表面无细孔、不易开裂的环氧树脂型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氧树脂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预热;
对混合料进行布料,使其均匀分布在传输装置上;
对传输装置上的混合料进行梯度加热,然后进行分割,得到半成品;
对半成品进行保温;
将保温后的半成品压入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环氧树脂型材,在成型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梯度降温;
待环氧树脂型材及模具冷却后脱模、下料成型,然后贴膜得到环氧树脂型材成品。
优选的,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预热至50-70℃。
优选的,对传输装置上的混合料进行梯度加热,使混合料温度从80-100℃加热至180-200℃,然后进行分割,得到半成品;为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凝胶、固化过程提供最为合适的温度,有助于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凝胶、固化的充分进行。
由于环氧树脂混合料在凝胶、固化时产生固化收缩和热冷收缩,这时半成品内就存在内应力,内应力集中的地方容易产生开裂;为了减少环氧树脂混合料在凝胶、固化时产生的内应力;优选的,对传输装置上的混合料进行梯度加热,所述梯度加热的梯度为80-100℃、100-120℃、120-150℃、150-180℃、180-200℃,各梯度的加热时间均为6-12分钟。
为了进一步减少环氧树脂混合料在凝胶、固化时产生的内应力;优选的,所述各梯度的加热时间均为10分钟。
优选的,对半成品于190-210℃的条件下保温30-300min;使得半成品中未完全发生交联反应的环氧树脂继续延伸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使分子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无细孔,使得产品经久耐用。
环氧树脂固化物在其成型过程中,温度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降温太快的话容易使半成品内产生应力,从而容易产生内裂纹,导致成品后续容易开裂;优选的,在成型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梯度降温,所述梯度降温的梯度为200-180℃、180-160℃、160-140℃、140-120℃、120-80℃、80-60℃、60-55℃,各梯度的降温时间均为6-12分钟。本发明采用梯度降温,减少成型中半成品内产生应力,避免产生内裂纹,延长成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减少成型中半成品内产生的应力,优选的,在成型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梯度降温,所述梯度降温的梯度为200℃、180℃、160℃、140℃、120℃、8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伟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伟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9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朴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进气装置及干燥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