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装置及其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8934.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9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果;赵洪柏;吴小钊;白维正;喻会永;王其中;曹善军;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3/42;H01H3/4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露娟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装置 及其 传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及其传动结构。开关装置包括灭弧室、操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灭弧室和操动机构之间的传动结构,灭弧室内设有动触头,传动结构包括一端穿过灭弧室与动触头相连以驱动动触头分合闸的驱动杆,驱动杆通过同一铰接结构同时铰接有限位杆和用于带动驱动杆动作的动力输入杆,动力输入杆具有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旋转动力输入端,限位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固定基座上,驱动杆利用限位杆与固定基座之间、驱动杆与灭弧室之间、驱动杆与限位杆之间三组中的至少一组所具有的装配活动余量实现自身的直动输出;传动结构为上述开关装置中的传动结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关装置可靠性比较低以及对操动机构分合闸功率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及其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中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所用的真空开关结构一般由动触头和静触头组成,开关的分合闸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运动来实现。真空开关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为直线短行程,而中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中用于驱动动触头的操作机构绝大部分为弹簧操作机构,其动力输出轨迹为旋转式,这种弹簧操作机构容易发生以下故障:操作机构拒分、拒合、无响应、分合闸距离不到位以及操作失灵等。因此,需要一种将驱动力由旋转式转换为直动式的开关装置。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典型的用于转换驱动力方向的开关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直动开关1、直动开关驱动杆2、动触头8、静触头9、限位板3和基座7,直动开关驱动杆2的下端设有销轴4,基座7上通过旋转轴6铰接有直杆5,直杆5的另一端和限位板3上均设有长孔,销轴4同时穿入两个长孔中使得直杆5的另一端与限位板3和直动开关驱动杆2连接。该转换装置通过操作机构驱动旋转轴6旋转进而带动直杆5顺时针旋转,直杆5顺时针旋转驱动设置在直动开关驱动杆2上的销轴4沿着限位板3上的长孔向上运动,最终推动动触头8向上运动实现直动开关合闸;通过操作机构反向驱动旋转轴6能实现直动开关分闸。限位板3是为了抵消直动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直动开关驱动杆2受到的侧向力,其上设置的长孔使销轴4只能在长孔的内部上下滑动以避免直动开关驱动杆2受到侧向力而影响直动开关合闸。由于销轴4在直杆5和限位板3上的长孔中滑动,使得销轴4与直杆5和限位板3之间均存在滑动摩擦力,这就消耗掉比较多的操作功,增大了对操作机构的分合闸功率要求;并且长期摩擦后,会造成直杆5和限位板3的磨损,影响分合闸精度,最终使直动开关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结构,以解决现有传动结构中的限位板和销轴之间存在较大滑动摩擦力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关装置对操作机构的分合闸功率要求比较高且开关装置的可靠性比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传动结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结构,包括一端用于穿过灭弧室与动触头相连以驱动动触头分合闸的驱动杆,驱动杆的另外一端通过同一铰接结构同时铰接有限位杆和用于带动驱动杆动作的动力输入杆,动力输入杆具有用于与操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旋转动力输入端,限位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固定基座上;限位杆和驱动杆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铰接圆孔、另一个上设置有铰接圆轴或者两者上均设置有铰接圆孔,限位杆和固定基座中的一个上设置有铰接圆孔、另一个上设置有铰接圆轴或者两者上均设置有铰接圆孔,驱动杆利用限位杆与固定基座之间、驱动杆与灭弧室之间、驱动杆与限位杆之间三组中的至少一组所具有的装配活动余量实现自身的直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