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丝梅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7726.7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潞滨;刘蕾;许丽君;游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丝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丝梅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金丝梅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外植体表面消毒用5%的次氯酸钠浸泡;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mg/L+NAA 0.1mg/L;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GA30.1mg/L;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0.5mg/L+活性炭0.1g/L;移栽前将生根苗从培养瓶内移出并用2%的多菌灵溶液洗净根上粘附的培养基,栽于事先准备好的草炭土∶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对环境的危害较小,诱导率高,节省了成本;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移栽后的成活率为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金丝梅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人为控制,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的组织、器官、胚胎、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别名云南连翘、芒种花,为藤黄科(Guttiferae)金丝桃属(Hypericum)半常绿灌木。高0.3-1.5米,茎淡红至橙色,花蕾宽卵珠形,花瓣金黄色,无红晕,多少内弯,长圆状倒卵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花期6-7月,其大部分品种有金黄的花朵及鲜艳的果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及福建等省,在甘肃天水地区进行过引种栽培。
金丝桃属(Hypericum)植物大部分品种因其观赏价值,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品种和切花材料,在切花以及盆花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对金丝桃属(Hypericum)植物复杂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药理作用等方向的深入研究更为对该属植物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丝桃属植物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繁殖方法周期较长,繁殖系数低,不能满足工厂化生产及市场的需求,而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可以弥补其不足。建立稳定高效的快繁体系,不仅可以有效保存种质资源,还可以通过脱毒技术防止物种退化,并为工厂化生产提供有力依据。
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在金丝桃属植物的育种工作中应用广泛,利用茎段、幼根、幼叶、幼嫩子房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快繁。邢震以多蕊金丝桃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NAA 0.5mg/kg,BA 1.0~4.0mg/kg时芽诱导率较高;在添加IBA 3.0mg/kg时,苗复壮效果最好。陈全战等以贯叶金丝桃的幼根、幼茎、幼叶为外植体进行试验,发现1/2MS+BA 1.3~1.6mg/L+NAA 0.2mg/L有利于愈伤组织培养;1/2MS+BA 1.3~1.6mg/L+NAA0.15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1/2MS+IBA 0.5~0.8mg/L+3.0%蔗糖有利于不定根诱导;任继文等以金丝桃嫩茎为外植体,发现MS+BA 3.0mg/L+NAA 0.1mg/L对金丝桃嫩茎切段的再生作用较为显著,MS+BA 2.0mg/L+IBA 0.2mg/L+GA3 0.5mg/L上增殖效果好,增殖倍数为6-8倍,1/2MS+IAA 0.2mg/L上生根效果最好。刘艳等研究发现,贵州金丝桃茎段为最适外植体,在1/4MS+TDZ 0.5mg/L+NAA 0.01mg/L上进行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在1/4MS+ZT 1.5mg/L+NAA 1.0mg/L上继代增殖效果最好;在1/4MS+ZT 0.1mg/L+NAA 1.0mg/L上生根最好。另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金丝桃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刘晓娜通过研究贯叶连翘和元宝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金丝桃素(Hypericin,HP)、假金丝桃素(Pseudohypericin,PHP)和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F)等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活性成分的代谢调控,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探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7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怀远白花玉石籽石榴无性快速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千里香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