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47146.8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肖雪春;王毓德;杨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C06B29/22;C06D5/06;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柠檬酸 氧化剂 催化材料 高氯酸铵 多级孔 燃烧剂 热分解 水中 离子 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 金属硝酸盐 溶液燃烧法 多孔结构 工艺路线 纳米多孔 升温方式 有机燃料 还原剂 混合液 硝酸铁 硝酸钴 钴酸盐 配比 保温 节能 燃料 调控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硝酸铁和硝酸钴溶于去离子水中,以柠檬酸为燃料,然后以5~10℃/min的升温方式,升温带400~500℃下保温0.5~1h,制得纳米多级孔FeCo2O4材料。本发明采用无需模板、快速、节能的溶液燃烧法来制备纳米多孔FeCo2O4材料。该方法是以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有机燃料柠檬酸为还原剂,溶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一步获得具有多孔结构的钴酸盐。通过燃烧剂的选择、调控燃烧剂与氧化剂的配比,制备出具有纯相的多孔FeCo2O4。本发明通过优化工艺路线,降低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制备纳米多级孔FeCo2O4材料,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固体推进剂因广泛应用于大型太空飞行器、战术导弹、气囊的燃气发生器等领域而被研究者关注。高氯酸铵(AP)作为固体推进剂的主要高能成分,占复合推进剂总量的60~90%。因此,AP的热分解对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速率和燃烧特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降低AP的分解温度和提高其分解过程的释放热量,将大大缩短固体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和提高推进剂的燃烧速率。国内外学者对AP的热分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金属催化剂可以降低AP的热分解温度,特别是高温分解温度,提高了AP的表观分解热。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催化材料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MnO2、Cr2O3和Mn3O4等,这些催化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少量加入即可大大降低高氯酸铵的分解温度,反应速率、压强指数等都可得到明显的改善。随着高氯酸铵热分解对催化剂的高催化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催化剂逐渐向着多元复合催化材料的方向发展。而热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不仅受成分的影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其微观结构特征,如材料的晶粒结构、形貌特征和比表面积等。
纳米多孔结构的二元金属氧化物FeCo2O4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报道的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成两大类,一类是模板法,其中包括以SiO2、SBA-15为硬模板、以P123嵌段共聚物为软模板等的模板法,这类方法存在需去除模板,工艺复杂,特别是硬模板法中的硬模板需要HF和强碱来去除,很容易破坏材料的孔洞结构。另一类是无需模板,采用水热法、溶剂热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等得到一定的前驱物(如Ni0.988Co2(OH)2、MCo2(C2O4)3·6H2O等),然后再通过后续的热处理,将前驱物转变成钴酸盐NiCo2O4,同时释放出小分子气体如CO2、H2O等,而形成多孔结构。但这类方法均需要二次热处理过程,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另外还需要特殊的设备,如静电纺丝法,成本昂贵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制备纳米多级孔FeCo2O4材料且应用于高氯酸铵热分解,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优化工艺路线,降低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制备纳米多级孔FeCo2O4材料,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7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