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6165.9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邓长江;吕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移动 终端 mimo 天线 | ||
1.一种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天线单元四(4)、解耦元件一(5)、解耦元件二(6)、解耦元件三(7)以及系统地板(8);
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和天线单元四(4)依次垂直放置在系统地板(8)的边缘,所述天线单元一(1)和天线单元四(4)的形状为90度倒置的“F”形,该形状的一条竖直臂与系统地板(8)相连,另一条竖直臂与馈电端口相连;所述天线单元二(2)和天线单元三(3)的形状为90度倒置的“L”形,该形状的竖直臂与系统地板(8)相连;
解耦元件一(5)跨接在天线单元一(1)和天线单元二(2)上,解耦元件二(6)跨接在天线单元二(2)和天线单元三(3)上,解耦元件三(7)跨接在天线单元三(3)和天线单元四(4)上,所述解耦元件一(5)和解耦元件三(7)为集总电感元件,且两者的电感值相等;解耦元件二(6)为集总电容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和天线单元四(4)印刷在同一块介质板上,且位于介质板的同一侧,相邻两个单元的距离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和天线单元四(4)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该平面与系统地板(8)垂直相交,且交线为系统地板(8)的长边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和天线单元四(4)的尺寸相同,且两者关于中垂线镜像对称;所述天线单元二(2)和天线单元三(3)的尺寸相同,且两者关于中垂线镜像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和天线单元四(4)从短路点到开路点的长度均为四分之一介质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和天线单元四(4)为直接馈电,通过调节短路点的位置和长度实现端口的阻抗匹配;所述天线单元二(2)和天线单元三(3)为耦合馈电,通过调节耦合馈线的长度和改变馈线与天线单元的耦合量,从而实现端口的阻抗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解耦元件一(5)、解耦元件二(6)和解耦元件三(7)的值来调整耦合量的大小,使得引入的耦合与之前的耦合强度相等,相位相差180°,从而实现端口的解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5G移动终端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一(1)、天线单元二(2)、天线单元三(3)、天线单元四(4)、解耦元件一(5)、解耦元件二(6)和解耦元件三(7)构成一个四单元模型,沿着系统地板(8)的长边中心点镜像放置两个所述四单元模型,或沿着系统地板(8)的短边中垂线对称放置两个所述四单元模型;或从所述四单元模型中选取天线单元一(1)和天线单元四(4),或者选取天线单元二(2)和天线单元三(3),构成一对双天线,并将双天线沿长边放置在系统地板(8)的四个角落以扩展成为八单元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61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