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4934.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风雷;尹创荣;张远健;陈冠豪;刘贯科;杨睿;周潮;夏云峰;黄健华;袁智斌;吴勋;张忠豪;巫伟中;王传旭;邱秋辉;陈灿辉;陈华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阻 测量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于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涉及接触电阻测量技术领域。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满足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的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在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加载基于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分别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使用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直接测量交流接触电阻,且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阻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线因过热导致断线事故的发生,往往致使大面积的电网停电,甚至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人身安全。现有的研究表明,地线悬垂串的预绞丝断口(预绞丝与地线的接触端口)内部是一个主要的发热“瓶颈”点,预绞丝断口接触电阻是导致地线断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预绞丝断口接触电阻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分析其发热特性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
接触电阻测量属于微电阻测量,目前对接触电阻的主要测量方法为通过电流电压法获得直流接触电阻;而测量交流接触电阻时,也是通过使用电流电压法直接测量获得直流接触电阻来代替交流接触电阻。
但是,当趋肤效应明显时,上述使用电流电压法直接测量获得直流接触电阻来代替交流接触电阻的方法,会使得接触电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使用该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直接测量交流接触电阻,且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电阻测量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满足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的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
在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加载基于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分别测量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
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
如上所述,获取满足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的两种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的步骤,包括:
任意选定第一交流电流的第一频率,根据所述第一交流电流的第一频率得到对应的第一趋肤深度;
根据第一交流电流的第一趋肤深度和预设要求的接触电阻变化率,得到第二交流电流的第二趋肤深度及第二交流电流对应的第二频率。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的步骤,包括:
分别根据第一电压和第一交流电流、以及第二电压和第二交流电流,分别计算得到对应的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
根据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计算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电感,其中,计算过程忽略接触电阻变化率;
根据电感和第一阻抗,或电感和第二阻抗,计算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得到预绞丝与地线接触端口处的接触电阻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