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硬性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4865.4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唐汇德;周斌;甄春刚;杨跃飞;伍学文;李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6 | 分类号: | C04B35/5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热 硬性 硬质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硬性硬质合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碳化钨20‑30份、碳化钛5‑10份、碳化钽8‑15份、纳米氧化钴3‑5份、纳米氧化镍3‑5份、氧化钼3‑6份、纳米氧化铝1.5‑2.5份。加工方法为:将碳化钨、碳化钛和碳化钽按照重量配料后,与粘结剂和添加剂按照重量配料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液态石蜡,真空干燥后破碎化过筛;将坯料置于模具中,在80‑120℃和22‑28MPa条件下压制成毛坯体;将坯体置于真空烧结环境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900℃,保温1‑2h;再继续以5℃/min升温至1480‑1680℃,保温2h,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加工方法简单且能够控制缺陷,提高材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热硬性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广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
硬质合金因为其特性,常备应用在各种加工环境中。高温加工环境是加工中常有的氛围之一,现有的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硬性,但是在1000℃左右的高温环境下,热硬性下降明显,这就降低了硬质合金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热硬性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热硬性硬质合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碳化钨20-30份、碳化钛5-10份、碳化钽8-15份、纳米氧化钴3-5份、纳米氧化镍3-5份、氧化钼3-6份、纳米氧化铝1.5-2.5份;
所述高热硬性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纳米氧化钴、纳米氧化镍、氧化钼和纳米氧化铝配料后,置于高速式行星混料机中混合4h,转速为3600转/min,形成混合物;将碳化钨、碳化钛和碳化钽按照重量配料后,与纳米氧化钴、纳米氧化镍、氧化钼和纳米氧化铝的混合物混合,置于搅拌式球磨机中在己烷研磨介质中以60-80转/min球磨混合6h;
(2)制备坯料:在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液态石蜡,真空干燥后破碎化过筛;
(3)压坯制备:将坯料置于模具中,在80-120℃和22-28MPa条件下压制成毛坯体;
(4)烧结:将坯体置于真空烧结环境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900℃,保温1-2h;再继续以5℃/min升温至1480-1680℃,保温2h,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碳化钨22-28份、碳化钛6-8份、碳化钽10-13份、纳米氧化钴3.5-4.5份、纳米氧化镍3.5-4.5份、氧化钼4-5份、纳米氧化铝1.8-2.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碳化钨25份、碳化钛7份、碳化钽11份、纳米氧化钴4份、纳米氧化镍4份、氧化钼4.5份、纳米氧化铝2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液态石蜡在步骤(2)的后期加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发明中各组分的重量配合以及原料选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最终获得的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
2、本发明加工方法简单,通过多重均匀的混料可以提高粘结剂的使用效果,配合两段的烧结方式,可以减少烧结体内的缺陷,提高材料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