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4840.4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良;贾明皓;钱坤;周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向 交织结构 玄武岩 编织 玄武岩纤维材料 玄武岩纤维织物 纬纱 纺织技术领域 抗剪切性能 冲击性能 抗冲击性 力学性能 耐疲劳性 偏斜方向 应力集中 增强纤维 荷载 交织点 抗老化 法向 经纱 斜向 近似 传递 赋予 合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所述耐顶破织物为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并具有三向交织结构的织物,通过在一个平面内由3组互成60°的经纱与纬纱相互交织而成,通过三向织物在交织点的相互锁合作用以及60°偏斜方向上的玄武岩增强纤维赋予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强度高,稳定性好,抗剪切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抗老化、耐疲劳性与抗冲击性。本发明提供的三向交织结构玄武岩纤维织物具有近似各项同性的特点,从而达到可以在受顶破性能或冲击性能时、或者受到斜向外力和法向应力集中时,能够均匀的传递来自个方向的荷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物结构一般指织物的几何结构,是经纱和纬纱在织物中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织物结构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效应,而且对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纤维原料、纱线的形态和结构对织物结构也存在一定影响。
传统机织物是由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交织规律交织而成,当这种传统织物在作为增强材料时,应力只能通过与纤维平行的方向传递,因此应力传递的特点是各项异性。当织物受到多应力方向时,比如在受顶破性能或冲击性能时,或者受到斜向外力和法向应力集中时,荷载就需要多方向传递,传统的二向结构机织物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现有织物在受顶破性能或冲击性能时、或者受到斜向外力和法向应力集中时,荷载就需要多方向传递,而传统的二向结构机织物无法应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顶破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顶破织物,所述耐顶破织物为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并具有三向交织结构的织物。
可选的,所述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包括:所述耐顶破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材料均是玄武岩纤维,且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7~15um,单丝线密度1.70~1.90tex,密度2.63~2.65g/cm3,纤维长丝线密度400~800tex。
可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抗拉强度≥1500MPa,弹性模量91~110GPa,断裂伸长率1.5~3.2%。
可选的,所述三向交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在一个平面内由3组互成60°的经纱或纬纱相互交织而成。
可选的,所述三向交织结构的基本单元由两组经纱和一组纬纱构成,纬纱将下层经纱挑到上层,将上层经纱压至下层。
可选的,所述三向交织结构包括单平纹三向织物和双平纹三向织物。
可选的,所述单平纹三向织物在编织时,先将一组经纱成60°角织入,第二组经纱与第一组经纱成60°织入,最后纬纱与其他两组经纱均成60°织入。
可选的,所述双平纹三向织物在编织时,将两个单平纹中的六组经纬纱互相交替一上一下编织而成。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耐顶破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耐顶破织物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所述编织方法包括:在一个平面内将3组玄武岩纤维经纱或纬纱互成60°进行交织,构成三向交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互相编织得到所述耐顶破织物。
可选的,所述三向交织结构的基本单元的编制方法包括:先将一组经纱成60°角织入,第二组经纱与第一组经纱成60°织入,最后纬纱与其他两组经纱均成60°织入得到三向交织结构的基本单元。
可选的,所述三向交织结构包括单平纹三向织物和双平纹三向织物,所述双平纹三向织物在编织时,将两个单平纹中的六组经纬纱互相交替一上一下编织而成。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