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4460.0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猛;陈明浩;住本勉;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4 | 分类号: | H02G15/18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71219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应力锥 交直流电力 电缆 中间接头 绝缘筒 预制式 铜壳 附件技术领域 交联电力电缆 绝缘体介质 调节装置 紧密贴合 应力松弛 导热胶 有压力 尾管 填充 发热 体内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属于高压交联电力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包括环氧树脂本体、固定于环氧树脂本体上的绝缘筒和安装于绝缘筒上的保护尾管;所述环氧树脂本体外设置有保护铜壳,所述保护铜壳与环氧树脂本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所述环氧树脂本体内置有应力锥,所述应力锥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本发明能够避免因绝缘体介质损耗发热而导致产品破坏,且保证应力锥与环氧树脂本体之间以及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紧密贴合,解决了应力松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属于高压交联电力电缆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附件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普遍采用整体预制式接头,该结构产品制作、安装简单,成本低,但抗波动性较差,在桥梁、公路等震动较大的地区容易引起接头移位,出现应力松弛,对用电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
申请号为201420315269.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该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包括保护铜壳、设置在保护铜壳内的连接套筒、2个应力锥、2个压缩装置和环氧树脂件,通过采用连接导管机械锁紧的方式将中央电极与导体连接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保证了绝缘体与电缆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由于保护铜壳与环氧树脂件之间空气层间隙的存在,容易产生介损发热,降低电缆载流量,对于500kV及500kV以上电压等级的产品极易导致产品击穿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能够避免因绝缘体介质损耗发热而导致产品破坏,且保证应力锥与环氧树脂本体之间以及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紧密贴合,解决了应力松弛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500kV及500kV以上交直流电力电缆用组合预制式中间接头,包括环氧树脂本体、固定于环氧树脂本体上的绝缘筒和安装于绝缘筒上的保护尾管;
所述环氧树脂本体外设置有保护铜壳,所述保护铜壳与环氧树脂本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导热胶为具有优良导热系数的绝缘填充剂,其导热系数远大于空气层的导热系数,有效规避了因空气层介损发热影响载流量,进而导致产品击穿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导热胶避免了因绝缘体介质损耗发热而导致产品破坏问题的发生;所述环氧树脂本体内置有应力锥,所述应力锥底部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装置使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界面压力可调,保证应力锥与环氧树脂本体以及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紧密贴合,同时也解决了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应力松弛问题,使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分布均匀,提高了电缆的工频耐压击穿强度。
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锥托和调节板,所述锥托设置在所述应力锥底部,所述锥托的底部通过压缩金具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底部顶在所述调节板上,调节板与绝缘筒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绝缘筒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部件。
压力调节装置使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界面压力可调,通过压力调节装置调节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界面压力,彻底排除了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气泡,保证应力锥与环氧树脂本体及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紧密贴合,同时也解决了应力锥与电缆之间的应力松弛问题,使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的电场分布均匀,提高了电缆的工频耐压击穿强度。
优选的,所述间距调节部件为调节螺杆,调节简易、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带有连接杆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应力锥为三元乙丙橡胶应力锥,其抱紧力大、散热性好、击穿强度大,有效避免了硅橡胶应力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该装置的电气可靠性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应力锥和环氧树脂本体作为电气连接主绝缘,不仅适用于500kV及500kV以上交流电缆,同时可应用于±535kV直流电缆系统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筒通过螺栓紧固于环氧树脂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衬管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电气安全监控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