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耐压VDMOS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3651.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扬;钊雪会;徐浩;童鑫;孙伟锋;陆生礼;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耐压 vdmos 器件 | ||
1.一种双向耐压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漏极(1),其上设有第一N型外延层(2),在第一N型外延层(2)的上方两侧分别设有柱状第一P型体区(11),在两柱状第一P型体区(11)的内侧设有第二P型体区(5),在第一P型体区(11)和第二P型体区(5)上设有第二N型外延层(10),在第二N型外延层(10)上设有重掺杂N型源极(7),在N型源极(7)表面连接有源极金属层(8),在第一N型外延层(2)、第二P型体区(5)、第二N型外延层(10)及N型源极(7)内设有栅极沟槽(3),栅极沟槽(3)起始于N型源极(7)的表面,穿过第二N型外延层(10)和第二P型体区(5)并止于第一N型外延层(2)内,栅极沟槽(3)底部及侧壁设有栅极氧化层(4),在栅极沟槽(3)内设有栅极多晶硅(6),在栅极沟槽(3)内的栅极多晶硅(6)顶部至N型源极(7)的上表面之间设有氧化层(9),所述栅极沟槽(3)的下表面介于第二P型体区(5)下表面与柱状第一P型体区(11)的下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耐压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多晶硅(6)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P型体区(5)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6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