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营林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43456.2 申请日: 2018-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9566218B 公开(公告)日: 2021-12-28
发明(设计)人: 赵志刚;曾冀;安宁;曾杰;贾宏炎;郝建;郭俊杰;王春胜;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0
代理公司: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代理人: 谭昉
地址: 51052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格木 人工林 害虫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林木营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营林控制方法。采用速生树种桉树与珍贵树种格木营造同龄混交林的方式,借鉴林窗理论构建定向调控林分内部光照条件的块状混交模式,借此平衡格木生长及其虫害的关系。利用桉树构建林窗,营造一种适当荫庇的环境,格木在林冠下生长,其虫害发生率下降50%以上,格木生长提高15%左右;混交种植的速生树种桉树6‑8年可砍伐,提高短期单位面积经济收入,实现以短养长的珍贵树种经营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营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营林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er)苏木科(Caesalpiniaceae)格木属(Erythrophleum)常绿阔叶树种,别名铁木(广西),赤叶木(中国 台湾),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珍贵用材树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16º~24ºN范围内,主要包括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等地,以及越南北部。格木人工林发展迅速,种植范围逐渐扩大,人工种植区已扩展到福建中部、广东和广西北部、海南、贵州和云南南部。

格木心边材区分明显,木材硬度高、耐腐蚀,可用于船舶、实木家具、地板、工艺品制作等。格木种子、树皮和叶内含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功效,伐桩可天然产生赤芝(Ganoderma lucidum (Curtis) P. Karst)。格木枝叶浓密,树体优美,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根瘤能固氮,涵养水源和改良土壤的效果显著,也是营建生态公益林的优良乡土树种。

格木纯林的蛀梢害虫危害极其严重,多地人工纯林均达到100%,全株分枝的顶芽全部受害。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其虫害尚未有效解决,经鉴定其害虫种类为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ow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异形小卷蛾属(Cryptophlebia),是我国华南、西南地区的重要卷蛾科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危害荔枝、格木、金合欢、洋桃、槐树、皂荚等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在生产上造成极大的损失。

荔枝异形小卷蛾在华南地区1年可发生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可对寄主植物造成持续危害。由于荔枝异形小卷蛾主要钻蛀顶芽,危害隐蔽,开展化学防治难度大,效果差,人工修除感虫枝条需投入大量人力,成本较高,目前防治极为困难。钻蛀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人工林质量和稳定性,是人工林病虫害防控的难点,也是制约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钻蛀类害虫为害隐蔽,加之林分周边寄主植物和虫源等因素往往复杂多样,对于大面积人工林而言其防治难度大。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实施害虫综合管理是其可持续防控的重要思路,营林技术的应用在抑制或减缓虫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光照条件对昆虫的交配、繁殖、发育和行为等亦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蛀梢害虫对光照条件极为敏感,遮荫对蛀梢害虫麻楝梢斑螟 (Hypsipyla robusta) 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但光照较低时,虫害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林木生长也受到严重抑制。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林分组成和空间结构形成合理的林分光环境,抑制害虫发育繁殖的同时保障目的树种的生长不受明显抑制,从而实现林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格木与速生树种桉树混交模式防控其蛀梢害虫发生规模与危害程度的技术模式,通过调控林分光环境可有效降低虫害影响,同时促进格木生长。该模式是一种集合抗虫、促进格木生长、可实现珍贵树种效益长短结合的多目标经营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营林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营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