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3175.7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李朋洲;昝元锋;卓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G21C9/016 | 分类号: | G21C9/016;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蒋玲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物 滞留 弯曲段 延展 冷却水回路 缓冲区 冷却系统 压力容器 安全壳 缓冲 流道 高温熔融物 冲击作用 第一容器 反向设置 向下延伸 冷却板 冷却源 装载区 腔沿 熔融 弯度 物流 制备 冷却 外围 包围 | ||
1.一种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包括滞留部和用以冷却滞留部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相连的冷却源装置和冷却水回路,冷却水回路和滞留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滞留部包括套设在压力容器(2)外并向下延伸的熔融物延展腔,熔融物延展腔由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一容器(6)包围在压力容器(2)外围合而成,熔融物延展腔沿熔融物(1)流向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缓冲熔融物(1)流速的第一弯曲段缓冲区(3)、至少一个用于延长流道且缩小流道的第二弯曲段缓速区(4)和一位于熔融物延展腔底部的装载区(5),第一弯曲段缓冲区(3)和第二弯曲段缓速区(4)二者弯度朝向为反向设置;
套设在熔融物延展腔外的第一冷却腔(8),由冷却板或者钢板制备而成的第二容器(13)沿着第一容器(6)外周保持适当的间隙绕行围合围成;
冷却源装置通过冷却水回路和第一冷却腔(8)相连用于将冷却剂注入至第一冷却腔(8)内;
冷却水回路包括用于连接冷却源装置和第一冷却腔(8)的第一冷却管道(21)和与第一冷却腔(8)连通的具有容纳腔的安全壳(30);
第一冷却腔(8)上开设有第一出口(14)和至少一个第二出口(15),第一出口(14)为第一冷却腔(8)底部最低处开设的竖直出口,第二个出口为第一冷却腔(8)底部沿倾斜方向开设的倾斜出口,第一出口(14)和至少一个第二出口(15)均和第一冷却管道(21)相连;
安全壳(30)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器(29),安全壳(30)和第一冷却腔(8)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浮球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容器(6)的底部为球面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源装置包括:
能动注水冷却装置,包括能动注水泵(17),能动注水泵(17)通过连通管道(16)和第一冷却管道(21)相连;
和/或高位水箱(28)注水冷却装置,包括高位水箱(28),高位水箱(28)通过连通管道(26)和第一冷却管道(21)相连;
和/或非能动自然循环注水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收集池(23),冷却水收集池(23)通过连通管道(20)和第一冷却管道(21)相连;
当三者共存时,高位水箱(28)注水冷却装置设置在安全壳(30)内,非能动自然循环注水冷却装置固定连接设置在安全壳(30)下部,能动注水冷却装置设置在安全壳(3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高位水箱(28)和连通管道之间还设置有电动截止阀(27),冷却水收集池(23)和连通管道之间还设置有单向流动结构(22),能动注水泵(17)和水源之间还设置有断电关闭电动截止阀(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板包括接触熔融物(1)的热触层和接触冷却剂的冷接层组成,热触层和冷接层之间还设置有耐热的中间层,热触层的表面上沿长轴方向铺设有一层牺牲材料层,中间层起到耐高温及导热作用,冷接层起到传热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牺牲材料层的材料组份包括MgAl2O4、Al2O3和Fe3O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融物安全壳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冷接层上设置有第一扰流凸起(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1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