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网钢管杆基础和配网钢管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3086.2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岳;郭锐;丁俊;薛琭俊;王勇;周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苏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H1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管 钢管杆 配网 底板 插接结构 法兰 横向设置 基础配合 施工效率 同轴连接 纵向设置 插口 上端 插脚 底面 锥头 组装 施工 运输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钢管杆基础,包括横向设置且具有底面和顶面的底板、上端与底板的底面相固定连接并纵向设置的若干插脚、设置于各插脚下端的锥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上述配网钢管杆基础配合安装的配网钢管杆,包括主管、设置于主管底部并与底板相连接的法兰。主管包括同轴连接的上部主管和下部主管,法兰设置于下部主管的底部。上部主管和下部主管通过插接结构相连接,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上部主管的底部以供下部主管的顶部插入的插口。本发明加工、施工方便,易于运输、组装,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钢管杆及其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用电负荷逐步增大,高压输电线路进入城市已成为发展趋势。钢管杆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造型美观、加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少、运输和安装方便省时等优点,适用于多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协调,被广泛应用于10~220kV输电线路的建设。
输电铁塔基础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杆塔基础必须保证杆塔在各种受力情况下不倾覆、不下沉和不上拔,使线路安全可靠、耐久地运行。因此,铁塔基础对铁塔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素有重要影响。输电铁塔基础施工在输电铁塔施工中占有重大比重,同时也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经建好的输电铁塔基础的维护工作也是铁塔检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简便可靠的输电塔基础不仅能极大减少新建输电铁塔的施工周期,同时方便了以后输电铁塔维护。目前常用的输电铁塔基础形式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混凝土阶梯式基础:这种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利用土体与混凝土重量抗拔,基础底板刚性抗压,不配钢筋。其缺点:由于阶梯式基础混凝土量大,埋置较深,易塌方,在流砂地区难以达到设计深度,固经常出现设计变更。且混凝土护周期长,影响施工进度。
2、大板式基础:这种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底板大,埋置浅,底板较薄,靠底板双向配筋,承担由铁塔上拔下压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和剪力。缺点是;钢筋用量大,占地面积大。
由此可见,现有的铁塔基础并不适用于钢管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杆,且施工方便快速的配网钢管杆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网钢管杆基础,用于固定安装小直径低电压的配网钢管杆,所述配网钢管杆基础包括横向设置且具有底面和顶面的底板、上端与所述底板的底面相固定连接并纵向设置的若干插脚、设置于各所述插脚下端的锥头。
所述插脚沿所述底板的外延布置。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配网钢管杆的下连接孔。
所述插脚采用圆钢管。
所述底板为圆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上述配网钢管杆基础配合安装的配网钢管杆,所述配网钢管杆包括主管、设置于所述主管底部并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法兰。
所述法兰上开设有若干上连接孔。
所述主管包括同轴连接的上部主管和下部主管,所述法兰设置于所述下部主管的底部。
所述上部主管和所述下部主管通过插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主管的底部以供所述下部主管的顶部插入的插口。
所述插接结构在所述主管的轴向上的长度为所述下部主管的外径的3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加工、施工方便,易于运输、组装,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配网钢管杆基础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苏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苏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