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级黄腐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2581.1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里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G99/00 | 分类号: | C07G99/00;C08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腐酸 食品级 制备 醇提液 浓缩 制备方法过程 废物排放 腐殖酸钠 加热萃取 清液真空 真空条件 蒸馏 低碳醇 重金属 产率 清液 水中 酸溶 沉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级黄腐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腐殖酸钠中加入低碳醇进行加热萃取,得醇提液;(2)将步骤(1)所得醇提液在真空条件下蒸馏进行浓缩,完毕后真空干燥,得粗制黄腐酸;(3)将步骤(2)所得粗制黄腐酸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后弃沉淀、取清液,再将所得清液真空浓缩、干燥,即得食品级黄腐酸。所述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容易控制,且不存在废物排放,得到的食品级黄腐酸产率为19~23%,纯度达91.0~95.5%,重金属含量符合WM/T 2‑2004规定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学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级黄腐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腐酸是一种天然脂肪—芳香族羟基羧酸的混合物,属于腐植酸中分子量较小、官能团较多、生物活性较高的一个组分,主要存在于低级别煤中。黄腐酸在医疗保健领域的抗炎、抗病毒、活血化瘀、调节内分泌、促进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生理作用已被广泛认知,特别是在当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保健意识普遍增强的形势下,人们对黄腐酸防“三高”、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认识的亦更加清楚。故研发生产医药级、食品级的黄腐酸已然成为医疗保健领域的热点。
然而,目前提取和精制黄腐酸的工艺基本停留在几十年前“碱溶—酸析—离子交换”或“酸溶—离子交换”的水平上,几乎无重大突破。如尹淑芝发表的“碱溶、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法提取黄腐酸”(《化学工程师》,1994(6):53~54),其方法为:将粗制黄腐酸用碱溶液从泥炭中提取出来后,用大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两次中和腐植酸碱溶液,然后用几十倍量的纯净水洗涤沉淀,最后还需动态阳离子交换,所得黄腐酸溶液浓度非常低,需耗费大量热能进行干燥,而且处理树脂排放的大量废酸废碱液给环保造成巨大压力。公开号为CN103073732A的专利提出一种泥炭中黄腐酸的制备方法,是对泥炭碱溶酸析后再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絮凝,然后再用酸溶、有机溶剂(氯仿)萃取、阳离子树脂脱盐、真空干燥,其过程非常复杂,且产率低、成本高。公开号为CN107866089A的专利提出一种风化煤提取医药级富里酸(即黄腐酸)的装置及其提取工艺,其用复合树脂(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大孔树脂)从风化煤中提取医用黄腐酸,实际是变相的“酸溶”工艺,所用的两种树脂需要分别用30~45倍的盐酸和碱溶液处理,提取消耗纯净水的用量为风化煤的40~55倍,还不包括洗涤树脂的水量,不难看出,此工艺的能源和水的消耗成本非常惊人。公告号为CN101033231B的专利提出一种高纯度医用黄腐酸的制备方法,其用稀酸从风化煤中提取黄腐酸,然后用阴离子树脂吸附酸液中的黄腐酸,用醇类脱附,阳离子树脂脱盐,该方法比前述几个发明有重大改进,但仍需使用大量树脂以及大量脱附与再生树脂所用的酸、碱、有机溶剂,不仅提高成本,而且废液处理的难度很高。公告号为CN1159271C的专利提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取高纯黄腐酸的方法,其用酸与双氧水混合浸取,再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黄腐酸,该工艺需要15~45MPa高压,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苛刻,且提取率低、成本高,难以实现产业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级黄腐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容易控制,且不存在废物排放,得到的食品级黄腐酸产率为19~23%,纯度达91.0~95.5%,重金属含量符合WM/T 2-2004规定标准。
本发明的方案为,提供一种食品级黄腐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腐殖酸钠中加入低碳醇进行加热萃取,得醇提液;
(2)将步骤(1)所得醇提液在真空条件下蒸馏进行浓缩,完毕后真空干燥,得粗制黄腐酸;
(3)将步骤(2)所得粗制黄腐酸溶于水中,离心分离后弃沉淀、取清液,再将所得清液真空浓缩、干燥,即得食品级黄腐酸。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腐殖酸钠中腐殖酸含量≥70%,黄腐酸含量≥2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腐殖酸钠与低碳醇的重量比为1: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里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里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