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恶臭气体的监测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42547.4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5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盟盟;王元刚;唐佳伟;张鑫;李韧;訾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神州瑞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856100 西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恶臭 气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恶臭气体的监测车,包括:利用正压及密封部件在车体内形成密闭空间的车体;正压防护系统,用于为车体内部提供其压强高于车体外部的正压空气;安装在车体上的恶臭自动采样器,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到采样缓冲室内,以便得到用于恶臭气体检测的样本气体;安装在所述采样缓冲室内的用于检测恶臭气体的MOS传感器阵列组合,用于获取恶臭气体地面浓度值;安装在车体内的用于根据所述恶臭气地面浓度,监测恶臭地面浓度扩散范围的恶臭气体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恶臭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监测恶臭气体的监测车。
背景技术
诸多环境问题中,恶臭气体近些年来也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由于恶臭气体成分复杂多样,其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的影响立竿见影,环境监测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现场利用检测管、试剂盒、气体检测仪、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空气中恶臭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并溯源。恶臭检测研究可分为嗅觉测定法和仪器测定法,前者因只依赖认得感官系统主观依赖性强一般不用于应急检测,后者主要利用气体色谱仪器或其他便携检测仪器可按成分量化恶臭,其精度较高。在突发恶臭污染应急事件下,不仅需要知道总的恶臭强度,还需要在复杂多变的成分中,分析出单一的主导污染成分,所以在应急恶臭污染环境下,需要快速测定环境中恶臭的大致浓度范围,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还需要采用精细仪器对单一成分检测分析。
然而,目前国内的主要用于空气质量监测或恶臭气体监测的移动式车载装置大多定位于移动实验室功能,且限于专业人员手动操作,进行现场校准、预处理等,操作程序复杂,时效性与集成性较差。而且更重要的是,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管脱节的问题较突出,难以满足执法、咨询等市场多样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恶臭气体移动监测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恶臭气体的监测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监测恶臭气体的监测车包括:
利用正压及密封部件在车体内形成密闭空间的车体;
正压防护系统,用于为车体内部提供其压强高于车体外部的正压空气;
安装在车体上的恶臭自动采样器,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到采样缓冲室内,以便得到用于恶臭气体检测的样本气体;
安装在所述采样缓冲室内的用于检测恶臭气体的MOS传感器,用于获取恶臭气体地面浓度值;
安装在车体内的用于根据所述恶臭气地面浓度,监测恶臭地面浓度扩散范围的恶臭气体检测设备。
优选地,所述恶臭自动采样器包括:安装在车体外的防雨采气头;连通所述防雨采样头的并位于设备舱内的进风口风扇;连通所述进风口风扇的采样缓冲室以及伸出到车体外的排气管。
优选地,所述正压防护系统包括:正压防护的新风装置,用于除去引入的外部空气中的恶臭气体并对空气增压,以形成车体内部压强大于车体外部压强的新风;正压防护的空气循环装置,用于将所述新风送入车体空调系统中,使得新风在车体内循环,并从车体内流动到车体外;正压防护的压强控制装置,用于检测车体内的压强,并根据检测到的压强对新风装置进行控制,以便保持车体的压强在规定的范围。
优选地,所述MOS传感器阵列包括:用于检测氨浓度的MOS传感器;用于检测硫化氢浓度的MOS传感器;用于检测甲硫醇浓度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甲硫醚浓度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外侧的进风口,用于将车外空气引入车内;连通所述进风口的风机,用于对引入的空气进行增压;以及连通所述风机出口的多级过滤器,用于滤除引入的空气中的恶臭气体;其中所述压强控制装置在检测到车内压强低于第一阈值时,启动所述风机工作,在所述压强大于第二阈值时,停止所述风机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神州瑞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藏神州瑞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