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2234.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邬忠虎;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拆卸 重复使用 矿山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包括第一挡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挡板内设置有滑槽,且滑槽通过滑块与第二挡板相连接,并且第二挡板底端安装有挡片,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挡板的下端,且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与固定柱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底端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支柱相互连接,且第一支柱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柱相互连接。该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形状为弧形,便于碎石落到挡板上后不会积留在上面,会滑落到地面,这样便不会对装置造成负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
背景技术
人们在开采矿的时候,会对矿山的周围进行防护,防止碎石掉落伤害到现场工作人员,而一般的矿山防护装置会使用钢架搭建而成,稳定性差,容易被碎石挤到,抵御缓冲力度小,而且钢架体积大,组合起来费时费力。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一般的矿山防护装置会使用钢架搭建而成,稳定性差,容易被碎石挤到,抵御缓冲力度小,而且钢架体积大,组合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一般的矿山防护装置会使用钢架搭建而成,稳定性差,容易被碎石挤到,抵御缓冲力度小,而且钢架体积大,组合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包括第一挡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挡板内设置有滑槽,且滑槽通过滑块与第二挡板相连接,并且第二挡板底端安装有挡片,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第一挡板的下端,且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并且固定孔与固定柱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底端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支柱相互连接,且第一支柱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柱相互连接,而且第二支柱的底端设置有底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面积大于第二挡板的面积,且第一挡板上下两面均设置有滑槽,并且滑槽与滑块卡合连接,而且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滑块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二挡板底端的挡片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设置有4组,且限位孔均匀分布在第二挡板的两侧上下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第一挡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固定块上设置有2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连接块与第一支柱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并且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设置有6组,且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均匀分布在第一挡板的四角底端和第二挡板前侧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拆卸重复使用的矿山边坡防护架;
1、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形状为弧形,便于碎石落到挡板上后不会积留在上面,会滑落到地面,这样便不会对装置造成负重;
2、而第一挡板与第二档均倾斜设置,使与地面呈三角形形状,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装置在受到冲力的时候不会翻倒;
3、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支架被第二弹簧所连接着,所以当装置受到冲力的时候,弹簧会有个缓冲的力,能保护装置不会因冲力过大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逸尘的矿山边坡防护架
- 下一篇: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