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值守的智能保管设备、应用于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1347.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3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东;夏扣芝;韦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尔奇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值守 智能 保管 设备 应用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管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保管设备、应用于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该智能保管设备包括储物端,储物端包括设于一存储室内的存储柜,存储室侧壁处设有一存取口,存储柜与存取口间设有一传送装置。该系统包括客户端、远程端和储物端,客户端用于通过远程端对储物端进行控制。该方法基于该智能保管设备及该系统予以实现。通过本发明能够较佳实现物品的智能保管,且无需工作人员值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管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保管设备、应用于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管箱通常由多个单独的箱体构成,每个箱体处均设有电子或机械锁具,从而能够较佳地便于使用者使用。现有的保管箱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智能程度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保管设备,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智能保管设备,其包括储物端,储物端包括设于一存储室内的存储柜,存储室侧壁处设有一存取口,存储柜与存取口间设有一传送装置。
通过本发明的智能保管设备,能够较佳地实现物品的自动保管。
基于本发明的一种智能保管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保管系统,其包括客户端、远程端和储物端,客户端用于通过远程端对储物端进行控制;
储物端包括设于一存储室内的存储柜,存储室侧壁处设有一存取口,存储柜与存取口间设有一传送装置;存储柜包括存储柜主体,存储柜主体处设有多个开口朝向存取口的存储腔,任一存储腔内均设有一第一运输机构;第一运输机构包括由一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的一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用于带动待保管物品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支架,传送装置支架上方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地设有一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由一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托板上方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有一第二托板,第二托板由一第三伺服电机带动;第二托板上方设有用于与第一输送带进行配合的一第二运输机构,第二运输机构包括由一第四伺服电机带动的一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用于带动待保管物品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
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均由一处理单元进行控制,客户端包括应用程序单元,远程端包括远程服务单元;应用程序单元用于为使用者提供操作界面,远程服务单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远程服务单元的指令以对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和第四伺服电机进行控制。
通过本发明中的智能保管系统,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客户端向远程端发起如物品保管、物品取出等请求,远程服务单元在接受到相应的请求后,能够发送相关的控制指令给处理单元,进而能够较佳地完成物品保管和物品取出等操作,从而使得储物端处并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值守,使用者即可较佳地对储物端进行使用。
作为优选,第一输送带处设有第一抬升定位机构,第二输送带处设有第二抬升定位机构;第一抬升定位机构和第二抬升定位机构均用于与一置物夹板机构配合,置物夹板机构用于放置待保管物品;第一抬升定位机构用于将置物夹板机构自第一输送带处升起或放下,第二抬升定位机构用于将置物夹板机构自第二输送带处升起或放下;第一抬升定位机构由一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抬升定位机构由一第二气缸带动;处理单元通过一第一电磁阀对第一气缸进行控制,处理单元通过一第二电磁阀对第二气缸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处理单元能够较佳地实现对第一抬升定位机构和第二抬升定位机构的自动控制。
作为优选,第一抬升定位机构处设有第一接近开关。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置物夹板机构的位置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第二抬升定位机构处设有第二接近开关。从而能够较佳地对置物夹板机构的位置进行检测。
基于本发明的智能保管设备及智能保管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智能保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布置储物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尔奇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尔奇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