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1212.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允;张建宏;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A62C3/07;A62C3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爆管 灭火瓶 信号采集模块 信号采集系统 采集数据 功率消耗 军用车辆 模拟灭火器 安全问题 测试问题 灭火系统 能量消耗 驱动信号 信号采集 连接点 电路 采集 测试 伤害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CPU,还包括功率消耗模块、换路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其中,所述功率消耗模块用于模拟灭火器电爆管能量消耗的状态,所述换路模块用于切换模拟电爆管的电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加驱动信号DBA连接点输入的数据,得到采集数据,所述CPU用于处理所述采集数据。本发明成功实现了对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解决了军用车辆综合灭火系统测试问题,避免了电爆管一次性使用的资源浪费以及电爆管引爆对测试人员造成伤害等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军用车辆综合灭火系统的随车检验测试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尤其是一种1211型和1301型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爆管是一种电火工品,其特性是一次性使用,因电爆管需进口,价格高,供货时间无保证,使军用车辆综合灭火系统的测试试验的成本和费用增加,不方便对车辆综合灭火系统功能的检测。同时电爆管引爆后,对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提供一种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系统,包括CPU,还包括功率消耗模块、换路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功率消耗模块用于模拟灭火器电爆管能量消耗的状态;
-所述换路模块用于切换模拟电爆管的电路;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外加驱动信号DBA连接点输入的数据,得到采集数据;
-所述CPU用于处理所述采集数据,所述CPU的型号为S9KEAZ128AMLH。
优选地,所述功率消耗模块包括电阻R1、功率管U1、电阻RK1、电阻RK2、电阻RK3;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CPU的I/O口P12引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功率管U1的1脚,所述功率管U1的2脚连接地,功率管U1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K1的一端、电阻RK2的一端、电阻RK3的一端,所述外加驱动信号DBA连接点分别连接电阻RK2的另一端、电阻RK3的另一端;所述功率管U1为BTS149。
优选地,电阻RK2、电阻RK3并联后电阻为1.2Ω;电阻RK1、电阻RK2、电阻RK3并联后电阻为0.4Ω。
优选地,所述换路模块包括电阻R7、功率管U6、二极管D1、电阻RK4、继电器J1;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CPU的I/O口P11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功率管U6的1脚,所述功率管U6的2脚连接地,功率管U6的3脚分别连接继电器J1的线圈触点C2、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连接12V电源正极、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B2、电阻RK4的一端,所述电阻RK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B3、继电器J1的线圈触点C1,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A1分别连接电阻RK2的另一端、电阻RK3的另一端以及外加驱动信号DBA连接点;继电器的常开触点A2连接电阻RK1的另一端;所述功率管U6为BTS149。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运算放大器IC1A、稳压管DZ1;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外加驱动信号DBA连接点,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稳压管DZ1的阳极,稳压管DZ1的阴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CPU的AD口DBA1、运算放大器IC1A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IC1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CPU的AD口DBA2、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IC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IC1A的正电源端连接3.3V正电源,运算放大器IC1A的负电源端连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灭火瓶模拟电爆管的信号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1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