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外排污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0518.4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涛;南晓钟;齐建勋;王晓阳;张东宇;程建峰;石凤勇;赵著禄;黄艳;赵志飞;呼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外排 污水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循环水外排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回用处理单元,所述回用处理单元包括:
气浮设备(20),与循环水外排污水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浮设备(20)用于对所述循环水外排污水进行固液分离;
第一高效沉淀池(30),与所述气浮设备连通,所述第一高效沉淀池(30)用于去除经过所述气浮设备(20)处理后的所述循环水外排污水中的悬浮物,并降低硬度和COD,得到第一处理水;
曝气生物滤池(40),与所述第一高效沉淀池(30)连通,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0)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处理水中的COD和氨氮,并去除部分悬浮物;
过滤设备(50),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0)连通,所述过滤设备(50)用于对经过所述曝气生物滤池(40)处理后的第一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至少部分悬浮物;
超滤设备(60),与所述过滤设备(50)连通,所述超滤设备(60)用于对经过所述过滤设备(50)过滤后的所述第一处理水中的粒径在0.002-0.1μm之间的大分子物质进行截留,得到第二处理水;
反渗透设备(70),与所述超滤设备(60)连通,所述反渗透设备(70)用于对所述第二处理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回用淡水和浓盐水,所述浓盐水中的盐含量大于所述回用淡水的盐含量;
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浓盐水处理单元,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与所述反渗透设备(70)的浓盐水的出口连通,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浓盐水进行处理,得到排污水;
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臭氧流化床(90),与所述反渗透设备(70)的浓盐水的出口连通;
重轻质组合生物滤池(110),与所述第一臭氧流化床(90)连通,所述重轻质组合生物滤池(110)用于降解经过所述第一臭氧流化床(90)处理的所述浓盐水中的有机物;
第二臭氧流化床(120),与所述重轻质组合生物滤池(110)连通,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用于对经过所述重轻质组合生物滤池(110)处理后的所述浓盐水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处理单元还包括:
均质设备(10),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外排污水的出口和所述气浮设备(20)的入口之间的连通管线上,所述均质设备(10)用于对所述循环水外排污水进行均质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二高效沉淀池(80),设置在所述第一臭氧流化床(90)和所述反渗透设备(70)的浓盐水的出口的连通管路上,所述第二高效沉淀池(80)用于将所述浓盐水中的至少部分悬浮物和至少部分氨氮去除,且用于降低所述浓盐水中的COD和磷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还包括:
吹脱池(100),设置在所述第一臭氧流化床(90)和所述重轻质组合生物滤池(110)之间的连通管线上,且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的出口与所述吹脱池(100)的入口连通,上述吹脱池(100)用于将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臭氧流化床(90)和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处理后的所述浓盐水中的臭氧进行分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水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三高效沉淀池(130),与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连通,所述第三高效沉淀池(130)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处理后的所述浓盐水中的至少部分悬浮物和至少部分氨氮去除,且降低COD和磷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高效沉淀池(130)中设置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对经过所述第二臭氧流化床(120)处理后的所述浓盐水中的部分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设备(20)为气浮池,所述过滤设备(50)为V型滤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设备(10)为均质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5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瓶口可翻折的花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