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机构及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0273.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27/04;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杭州高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2 | 代理人: | 胡智勇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agm 隔板 电解液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机构及采集方法,该机构包含:固定台;驱动动力源,其固定在固定台上;L型压板,其包含:第一边和第二边,该第一边与驱动动力源连接;固定壳体,其顶端与第二边相贴合且可移动,其一侧壁与第一边相对且平行,该侧壁上设有:限位长孔;刮板,其贴合设置在固定壳体与第一边相对的外侧壁上,且一端呈尖锐状;挡板,其设置在刮板上,且具有:引流道和导流道;连接部件,其设置在固定壳体的空腔内,一端与第二边连接,另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电解液检测装置,其包含:检测触头,该检测触头设置在导流道的两侧;以及控制单元,其与电解液检测装置、驱动动力源电连接。本发明的机构能够实现对电解液的采集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机构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成品蓄电池解剖后需要测量AGM隔板电解液的酸含量或密度值,需要人工解剖后取下吸附电解液的AGM隔板,通过人工挤压采集电解液进行处理后测量。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工挤压不能将电解液完全挤出且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CN201510017075.5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自动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压板将AGM隔板进行挤压,其不足在于,缺乏对电解液进行检测的检测设备,导致挤压效率较低,并且造成了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机构及采集方法,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对电解液进行检测的问题,能够实现电解液的采集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集AGM隔板中电解液的机构,该机构包含:固定台;驱动动力源,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台上;L型压板,其包含:第一边,以及与该第一边呈角度的第二边,该第一边与所述的驱动动力源固定连接;固定壳体,其具有空腔,且其顶端与所述L型压板的第二边相贴合且可沿该第二边相对滑动,其一侧壁与第一边相对且平行,该侧壁上设有:限位长孔;刮板,其贴合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与第一边相对的外侧壁上,且接近AGM隔板的一端呈尖锐状;挡板,其设置在所述刮板上,且具有:引流道,和与该引流道相连通的导流道;连接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的空腔内,一端与所述L型压板的第二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刮板固定连接;电解液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电流信号,包含:检测触头,该检测触头设置在所述导流道的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控制单元,其与所述的电解液检测装置、驱动动力源电连接。
在使用状态时,AGM隔板放置在固定壳体(3)与所述L型压板(2)的第一边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动力源运作,以带动所述的L型压板相对固定壳体移动,以挤压或远离所述的AGM隔板,使有电解质或无电解质流经两个检测触头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L型压板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呈90度,且该第一边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固定台与所述第一边平行;所述固定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与所述L型压板的第二边平行。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部件包含:连杆,其一端与所述L型压板的第二边转动连接;以及推板,其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其三个侧边均与所述固定壳体的空腔的侧壁贴合,另一边穿过所述限位长孔,与所述刮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流道是由所述挡板在接近所述AGM隔板一端的内侧壁与所述刮板的上表面形成的,且该引流道呈倒锥形,该引流道的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AGM隔板的宽度。
所述导流道是由所述挡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刮板的上表面形成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解液检测装置还包含:直流电源、电阻和电流传感器,所述的直流电源、电阻和电流传感器形成串联电路;所述检测触头连接在该串联电路的两端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单元包含:信号放大器、PLC控制器和行程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