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0059.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绍启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14;A61P31/04;A61K3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明药物 牛乳房炎 病牛 制备 病原菌 药材 中药技术领域 有效的结合 滑石粉 活血祛瘀 杀菌消炎 铁皮石斛 治疗效果 白首乌 杜仲叶 乳房炎 炙甘草 治愈率 止痛 消肿 桂枝 姜黄 排脓 起效 治疗 免疫力 体质 传染 中药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有效的结合了白首乌、炙甘草、滑石粉三味核心药材和杜仲叶、铁皮石斛、姜黄和桂枝共四味辅料的功效;按照中药辩证施治的原则进行组方,使得药物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排脓、杀菌消炎、消胀止痛等功效,能够直达病所,疗效显著,治愈率高达80%以上,有效率达到90%以上;本发明药物药材易得、起效快、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防止牛群中乳房炎病症的相互传染,进而有效的控制病情;本发明药物还能提高病牛的免疫力,改善病牛的体质,从而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侵入,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酵母菌、病毒等可达80多种;在一般情况下,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在临床型乳房炎中占70%以上,其次是化脓性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坏死杆菌、诺卡氏菌、克雷伯氏菌等;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茵引起的;目前国内外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但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牛体内和牛奶中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人类身体健康;而近年来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己突显出优势,可有效的避免药物残留问题,但大部分中草药治愈率不理想,后期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首乌10~20份、炙甘草10~20份、滑石粉5~10份、杜仲叶5~10份、铁皮石斛5~10份、姜黄1~5份、桂枝1~5份。
所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白首乌14份、炙甘草18份、滑石粉7份、杜仲叶8份、铁皮石斛6份、姜黄3份、桂枝2份。
所述炙甘草是通过将新鲜的甘草干燥至水分含量≤10%,粉碎,过100目筛,压制成甘草片;将蜂蜜与水按照1:(3~5)比例混合后,搅拌加热至90~100℃,得到粘稠液;将粘稠液与甘草片混合均匀,闷润45~60min,放置140~160℃条件下炒炙30~40min,取出后放置常温即可。
所述粘稠液与甘草片的重量配比为2:1。
上述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量称取白首乌,粉碎后,加水配制成料液比为1:2.5~3.0,然后进行超声波处理3~5min,加入白首乌重量3~5%的发酵菌剂,发酵处理12~24h,过滤后得到发酵产物,干燥粉碎处理后得白首乌粉;
(2)按照配方量取杜仲叶、铁皮石斛、姜黄和桂枝,混合后粉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物质量的6~8倍,合并煎煮液,于60~65℃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干燥粉碎得混合粉;
(3)按照配量量取炙甘草,将其与白首乌粉、混合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治疗牛乳房炎的药物。
所述发酵菌剂为酵母菌和醋酸菌按照任一质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超声波的频率为30~35KHz。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绍启,未经张绍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肩周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