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监控电动车电池自动灭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9615.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永;周扬;何亚东;贾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A62C37/00;G08B17/06;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控 电动车 电池 自动 灭火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控电动车电池自动灭火设备,包括电池箱、动力机构、多个灭火机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控制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动带、驱动机构和多个齿轮,电池箱顶端且位于传动带的外周设有绕传动带环形布置的内齿环,多个齿轮设置在内齿环与传动带之间且多个齿轮与内齿轮、传动带啮合;多个灭火机构分别与多个齿轮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温度,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的烟雾浓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驱动机构、多个灭火机构连接。本发明采用极致的结构设计,做到对市场上各款电动车的匹配,具有快速响应、外观精致、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涉及电动车电池灭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控电动车电池自动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厂主要通过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来保证电池的防火安全。主动安全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控电池内部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实现的。当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超出设计值,BMS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仪表,通过仪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与地面充电桩、整车控制器通信,通过降低功率输出、切断高压,实施有效的安全措施。被动安全是通过安装额外的装置,确保电池发生火灾时,对火灾进行预警、灭火,防止火灾从电池蔓延到整车。据调研,电动车电池智能监测灭火装置同类型产品或类似产品,在市场上还处于空白阶段,然而针对国内庞大的电动车市场和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电池安全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控电动车电池自动灭火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监控电动车电池自动灭火设备,包括电池箱、动力机构、多个灭火机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
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动带、驱动机构和多个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均转动安装在电池箱顶端,驱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轮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传动带安装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部,传动带上分布有锯齿,电池箱顶端且位于传动带的外周设有绕传动带环形布置的内齿环,多个齿轮设置在内齿环与传动带之间且多个齿轮与内齿轮、传动带啮合;
多个灭火机构分别与多个齿轮连接,用于灭火;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温度,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的烟雾浓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驱动机构、多个灭火机构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箱内的温度大于控制器预设的温度阈值和/或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电池箱内的温度大于控制器预设的烟雾浓度阈值时,温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多个灭火机构工作进行灭火。
优选的,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
优选的,报警器包括温度报警模块和烟雾报警模块。
优选的,灭火机构包括罐体、喷嘴和气体发生器;罐体一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与罐体配合连接并对罐体进行密封的罐盖,罐体内储存有灭火剂,罐体底部设有灭火剂出口,灭火剂出口内设有薄膜;喷嘴与灭火剂出口连接,喷嘴底部设有第一喷口,气体发生器安装在罐体内。
优选的,气体发生器包括爆炸包、喷盖、电器盒、电器盒盖、控制模块,罐盖内侧设有安装盒,安装盒远离罐体一端设有气体出口,罐盖上设有与安装盒连通的安装口,喷盖安装在安装口处,爆炸包设置在安装盒内并与喷盖连接,电器盒安装在罐盖外侧,控制模块设置在电器盒内并由控制器控制,电器盒盖安装在电器盒外侧并对电器盒进行密封。
优选的,灭火机构还包括与齿轮连接的连接板,罐体顶端设有多个连接支架,连接板安装在连接支架上。
优选的,喷嘴侧边设有设有第二喷口。
优选的,喷嘴与灭火剂出口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罐盖与罐体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油站加油加气机自动开启灭火器灭火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载遇明火自动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