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9596.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国华;江中华;王懿;杨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8;B32B27/06;B32B27/40;B32B38/00;B32B38/14;B32B37/10;B32B37/06;B32B37/08;B60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毯,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图案层、厚重层与发泡层,所述图案层自远离厚重层的一端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清漆层、油墨层与基底层。本申请还提供了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地毯基于保持现有技术汽车地毯优良的声学性能,创新的将毛绒表面层替换为可定制图案层,并能满足地毯日常使用的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地毯安装在乘员舱内的地板上方,起到重要的声学作用,同时能美化车内环境,为乘员提供一个舒适的驾乘空间。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汽车内饰与外形一样成为购买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汽车内饰中面积最大的地毯,体现设计亮点,同时又能兼顾声学要求,还要保持地毯日常使用的功能性,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面。
现有的地毯一般采用“表层面饰材料+重质隔音层+软质吸音层”的多层复合结构;在满足一般声学要求的前提下,中高档车型普遍具体采用“针刺/簇绒毯面+EVA厚重层+PU发泡层”。上述汽车地毯的表层面饰材料都是以塑料(PET、PP、PA)纤维丝通过不同工艺制成的毛绒表面,外观上基本千篇一律,整体上没有太大变化,缺乏个性特点。
在成型工艺上,主地毯基本都是采用常规的“热压成型+发泡”的工艺,即在材料制作阶段,先将毛绒毯面/EVA厚重层/低克重无纺布三层材料复合成板材;零件生产时,复合板材在烘箱中加热软化后,置于热压成型模的下模,再模具上模合模,加压冷却后定型,制成成型毯面半成品,粗割掉拉料边边界,然后将半成品置于发泡模中,填充PU发泡料至发泡熟化定型,PU发泡与EVA层集成结合在一起,其中EVA背附的无纺布,是为了增大EVA和PU之间的粘结力,然后再水切割出产品内外轮廓,最终得到完整的零件状态。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地毯的现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车地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地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地毯表面为图案层,且能满足地毯日常的性能要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毯,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图案层、厚重层与发泡层,所述图案层自远离厚重层的一端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清漆层、油墨层与基底层。
优选的,所述清漆层为聚氨酯材料层,所述油墨层为印刷有图案的油墨层,所述基底层为TPO薄膜层。
优选的,所述厚重层为EVA厚重层,所述发泡层为PU发泡层。
优选的,所述图案层的厚度为0.45~0.5mm,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0.4~0.45mm。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地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基底层表面印制油墨形成油墨层,在油墨层表面喷涂清漆形成清漆层,由此得到图案层;
B)将图案层与厚重层进行复合,同时对所述厚重层进行火焰处理,得到平板材料;所述图案层的基底层与所述厚重层贴合;
C)将所述平板材料的非图案层与真空吸附模表面贴合,所述平板材料吸附成型后与发泡层复合,得到汽车地毯。
优选的,所述图案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将TPO原料经过压延工艺,得到TPO薄膜;
以所述TPO薄膜作为印刷基底,将可定制的图案印制在所述印刷基底表面;在所述可定制的图案表面喷涂透明清漆,得到图案层。
优选的,所述平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将所述图案层的辊卷材料导入厚重层的生产线,并在所述图案层与所述厚重层送料方向的前方设置压辊使两者复合,同时对所述厚重层进行火焰处理,得到平板材料。
优选的,步骤C)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