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穴位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8330.6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华金双;袁利梅;杨雪;邵素菊;王培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27/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引起 眉棱骨痛 穴位 | ||
本发明涉及治疗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穴位贴,可有效解决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穴位贴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15‑25g、赤芍10‑15g、川芎10‑12g、延胡索10‑15g、川牛膝10‑15g、莪术10‑15g、三棱10‑15g、甘草6‑10g、生姜30‑40g和氮酮0.4‑0.6g,本发明原料丰富,方法简单,易生产,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治疗久视引起的眉棱骨痛,是治疗久视引起眉棱骨痛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穴位贴。
背景技术
眉棱骨痛为眼科常见病,因经气不通致眉棱骨或兼眼眶深部胀痛的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低头看手机的低头族。他们走路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工作时也时刻离不开手机或电脑,这样因长时间专心注视于屏幕常会引起眼部经络气血不通而致疼痛,故本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以青少年及中青年人为主。本病体检除眶上压痛外,多无其他阳性体征,虽为小病,但患者颇为痛苦。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针灸疗效确切,但很多年轻人怕针灸,不愿扎针。其他疗法,收效甚微。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久视引起的眉棱骨痛的方法是目前函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穴位贴,可有效解决久视引起眉棱骨痛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穴位贴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15-25g、赤芍10-15g、川芎10-12g、延胡索10-15g、川牛膝10-15g、莪术10-15g、三棱10-15g、甘草6-10g、生姜30-40g和氮酮0.4-0.6g,其中,将白芥子、赤芍、川芎、延胡索、川牛膝、莪术、三棱、甘草磨成细粉,过一目筛,混合均匀成药粉再将生姜榨成汁,加入药粉中,加入作为透皮渗透剂的氮酮,混合均匀成药膏,将药膏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切片,然后切片上覆盖保护膜,即成。
本发明原料丰富,方法简单,易生产,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用于治疗久视引起的眉棱骨痛,是治疗久视引起的眉棱骨痛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15g、赤芍10g、川芎10g、延胡索10g、川牛膝10g、莪术10g、三棱10g、甘草6g、生姜30g和氮酮0.4g,其中,将白芥子、赤芍、川芎、延胡索、川牛膝、莪术、三棱、甘草磨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成药粉再将生姜榨成汁,加入药粉中,加入作为透皮渗透剂的氮酮,混合均匀成药膏,将药膏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切成2×(7-10)cm的弧形(如眉毛状)切片,每片含药膏15-25g,然后切片上覆盖保护膜,即成。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白芥子18g、赤芍12g、川芎12g、延胡索12g、川牛膝11g、莪术11g、三棱11g、甘草6g、生姜32g和氮酮0.45g,其中,将白芥子、赤芍、川芎、延胡索、川牛膝、莪术、三棱、甘草磨成细粉,过110目筛,混合均匀成药粉再将生姜榨成汁,加入药粉中,加入作为透皮渗透剂的氮酮,混合均匀成药膏,将药膏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切成2×7cm的弧形(如眉毛状)切片,每片含药膏16g,然后切片上覆盖保护膜,即成。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