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568.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命端;丁克良;罗婷;赵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5/04 | 分类号: | B66C15/04;B66C23/88 |
代理公司: | 11596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晓光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臂 塔吊机 建筑施工 吊绳 位置确定步骤 高度确定 空间距离 所述空间 预警距离 避碰 报警 预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横臂高度确定步骤,确定第一建筑施工塔吊机的横臂高度H1;第二横臂高度确定步骤,确定第二建筑施工塔吊机的横臂高度H2;横臂高度比较步骤,比较H1和H2,将横臂高度较低的建筑施工塔吊机确定为低高度塔吊机,将横臂高度较高的建筑施工塔吊机确定为高高度塔吊机;吊绳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高高度塔吊机的吊绳的位置;横臂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低高度塔吊机的横臂的位置;空间距离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吊绳与所述横臂的空间距离;预警步骤,当所述空间距离小于预警距离时,进行报警。
本申请是2017年8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10683912.7、发明名称为“建筑施工塔吊机群吊装作业防碰撞预警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预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筑楼宇的密集型施工使得塔吊机作业环境变得复杂。建筑施工塔吊机群吊装作业时存在两台及以上塔吊机交叉重叠作业,而指挥塔吊机群吊装作业现有方法是采用“操作员+吊装员”组合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方法,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严格,需要操作员与吊装员建立统一关系、密切配合才可完成吊装作业,操控流程复杂,智能化程度低且不经济;另外,人为操作或指挥失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比如塔吊机之间碰撞或塔吊机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碰撞等。为避免塔吊机群在交叉重叠区域进行吊装作业中发生碰撞事故,急需一类能够实时监控塔吊机吊装运行且能发出预警信号的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情况,提出用于缓解或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项或更多的缺点,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横臂高度确定步骤,确定第一建筑施工塔吊机的横臂高度H1;第二横臂高度确定步骤,确定第二建筑施工塔吊机的横臂高度H2;横臂高度比较步骤,比较H1和H2,将横臂高度较低的建筑施工塔吊机确定为低高度塔吊机,将横臂高度较高的建筑施工塔吊机确定为高高度塔吊机;吊绳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高高度塔吊机的吊绳的位置;横臂位置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低高度塔吊机的横臂的位置;空间距离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吊绳与所述横臂的空间距离;预警步骤,当所述空间距离小于预警距离时,进行报警。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人工值守方法的过程环节,提高建筑施工塔吊机群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是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一种建筑施工塔吊机群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预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交叠预判断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预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示出了一种建筑施工塔吊机群的示意图。尽管图1仅示出了两台建筑施工塔吊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建筑施工塔吊机群可以包括更多的建筑施工塔吊机。
经过发明人的观察和走访,发明人发现,如图1所示,建筑施工塔吊机群中各塔吊机出现相互碰撞的重要情况是一台塔吊机的吊绳与另一台塔吊机的横臂发生碰撞和纠缠。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施工塔吊机避碰预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