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983.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莫燕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燕秀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31/22;A61K35/62;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808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以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地龙10~20g、紫花地丁10~20g、蒲公英10~20g、金银花15~25g、甘草10~20g、何首乌5~10g、蛇床子2~5g、硫磺4~8g,研末香油调匀呈糊状,敷患处,每日1—2次。本发明中药全方共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等功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等特点,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高达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带状疱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效果显著,疗程短,见效快。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地龙10~20g、紫花地丁10~20g、蒲公英10~20g、金银花15~25g、甘草10~20g、何首乌5~10g、蛇床子2~5g、硫磺4~8g,研末香油调匀呈糊状,敷患处,每日1—2次。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碾磨器中进行碾磨,后将研末放入碗中,用香油调匀呈糊状即得,每日1-2次,每味30克敷于患处。
本发明中药的使用方法:取所制得的药物外敷使用,每日1-2次,每味30克。
本发明中药配方中,地龙具有同行经络、清热活血的功效;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改善人体肌肤的微循环,清除氧化物的堆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甘草具有抗炎、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何首乌具有止血、造血的功效;蛇床子具有抗过敏的功效;硫磺具有收湿止痒的功效。本发明中药全方共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等功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等特点,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高达9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地龙10g、紫花地丁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5g、甘草10g、何首乌5g、蛇床子2g、硫磺4g。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碾磨器中进行碾磨,后将研末放入碗中,用香油调匀呈糊状即得,每日1-2次,敷于患处。
实施例2
取地龙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金银花20g、甘草15g、何首乌8g、蛇床子4g、硫磺6g。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碾磨器中进行碾磨,后将研末放入碗中,用香油调匀呈糊状即得,每日1-2次,敷于患处。
实施例3
取地龙2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20g、金银花25g、甘草20g、何首乌10g、蛇床子5g、硫磺8g。
将所述原料按比例放入碾磨器中进行碾磨,后将研末放入碗中,用香油调匀呈糊状即得,每日1-2次,敷于患处。
具体病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燕秀,未经莫燕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