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341.9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立;张军;潘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胜伟达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信噪比 地震资料 时间偏移 有效信号 反褶积 静校正 加载 成像 地震资料处理 叠加速度分析 时间偏移参数 原始地震数据 地质层位 地质要求 叠加结果 声波曲线 生产效率 速度分析 效果对比 噪音频率 噪音衰减 最终结果 输出 典型井 几何库 新合成 测井 记录 去噪 制作 叠加 压制 噪音 分析 野外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地质层位明显的典型井的测井声波曲线进行初始合成记录制作;加载原始地震数据和几何库加载;野外静校正处理;信号及噪音频率分析;根据上述分析进行主能量段噪音衰减;叠加速度分析;扩展主能量反褶积及初叠加;主能量剩余静校正处理;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扩展主能量叠前时间偏移;对应于新成果制作新合成记录;效果对比,满足地质要求则输出最终结果,否则调整去噪参数、反褶积参数和叠前时间偏移参数重新进行处理工作;输出叠前成像道集和叠加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压制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中的噪音,提高成像精度,并大大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井震匹配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井震匹配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原理是基于在有效信号主能量范围内地震信号和合成记录相关性确定对应处理参数和处理流程的一种地震低信噪比处理方法。随着地震勘探的深入,高信噪比地震资料探区越来越少,戈壁、山前带等复杂地表地下构造带探区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这些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非常低,目前主要是加强静校正、叠前和叠后去噪等技术措施来提高信噪比,但是由于是在资料的全频带上进行去噪、剩余静校正、成像处理,没有充分考虑有效信号的优势频带和主能量段,因此,以上处理措施往往不能有效提高信噪比,或者提高信噪比的同时,破坏了资料的保幅性,不利于后续的岩性圈闭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提高信噪比又能够满足保幅性要求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井震匹配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压制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中的噪音,提高成像精度,并大大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有效信号主能量保幅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已有或者初步成果建立解释数据库;
2、根据已有钻井和测井信息进行层位标定;
3、选取地质层位明显的典型井的测井声波曲线进行初始合成记录制作,作为后续处理的标准依据;
4、加载原始地震数据和几何库加载;
5、野外静校正处理;
6、信号及噪音频率分析;
7、根据步骤6分析进行主能量段噪音衰减;
8、叠加速度分析;
9、扩展主能量反褶积及初叠加;
10、主能量剩余静校正处理;
11、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
12、扩展主能量叠前时间偏移;
13、对应于新成果制作新合成记录;
14、效果对比,满足地质要求则输出最终结果,否则回到步骤7调整去噪参数、反褶积参数和叠前时间偏移参数重新进行处理工作,直到满足地质要求。
15、输出叠前成像道集和叠加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成果是指收集到的原处理的地震资料结果或者是初步处理后的地震资料结果,该结果可在处理过程中进行跟新。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层位标定是来自钻井分层信息,测井数据由现场第三方测量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胜伟达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胜伟达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