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580.2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向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听器 人声信号 振动信号 输入声音信号 声学 数字输入信号 声音处理 噪声信号 增益处理 频域 收听 减少振动 听觉环境 信号特征 影响用户 用户收听 舒适度 中频域 转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助听器通过获取用户耳外声学输入声音信号;将声学输入声音信号转换为频域数字输入信号;提取频域数字输入信号中频域信号特征,确定声学输入声音信号为噪声信号还是人声信号;若是噪声信号则进行负增益处理;若是人声信号,则在判断存在振动信号时,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人声信号进行正增益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助听器会判断收听人声信号时,振动信号的强度是否足够大,如果足够大,则说明会影响用户收听,此时,可以对人声信号进行处理,以减少振动信号对用户的影响,降低了振动信号对助听器的影响,使得用户在使用助听器时获得更加良好的听觉环境,改善了用户收听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听器,特别涉及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听力损失患者佩戴在耳后方或耳中的小型、电池供电的微电子装置。听阈是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一个人刚好能听到声音的声压级大小。痛阈是指一个人所能接受的最大听力声压级大小。一般来说,听力受损患者的听阈比正常人的听阈值大,整个可听声音频域上的动态范围都缩小,其直接体现就是在某一频率范围内,正常人可以听到的较高或者较低的声音听力损伤患者都无法听到。
正常的情况下,使用助听器会对外界环境噪音进行处理,使得用户在使用助听器时获得良好的听觉环境。但是,助听器也使得用户耳内形成了封闭的环境,这个封闭的环境会将内在声音(例如用户的呼吸声,用户走动时撞击到物体或者碰撞的声音等)放大许多倍,从而影响用户助听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降低了振动信号对助听器的影响,使得用户在使用助听器时获得更加良好的听觉环境,改善了用户收听舒适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听器声音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助听器获取用户耳外声学输入声音信号;
所述助听器将声学输入声音信号转换为频域数字输入信号;
提取所述频域数字输入信号中频域信号特征,确定声学输入声音信号为噪声信号还是人声信号;
若是噪声信号则进行负增益处理;
若是人声信号,则在所述助听器判断存在振动信号时,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人声信号进行正增益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助听器判断存在振动信号时,对所述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人声信号进行正增益处理,包括:
所述助听器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助听器被撞击所产生的振动信号;
若接收到振动信号,则所述助听器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预设数值;
如若大于预设数值,则所述助听器对所述人声信号进行处理;
对处理后的人声信号进行正增益处理。
进一步的,在所述助听器与用户耳道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振动传感器,通过该振动传感器可以获知所述助听器是否被撞击。
进一步的,所述助听器对所述人声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助听器对所述人声信号进行放大。
进一步的,所述助听器对所述人声信号进行放大,包括:
所述助听器计算振动信号的强度占人声信号的强度的比例,然后按照该比例放大人声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助听器对所述人声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采集由人声信号以及振动信号在用户耳道内产生的回声信号;
根据人声信号、振动信号以及回声信号计算脉冲响应;
判断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脉冲响应出现的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音设备以及集音设备组
- 下一篇:一种蓝牙助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