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528.7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莫燕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燕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00;A23K10/12;A23K10/26;A23K1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808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蚯蚓 养殖 地下 温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包括地坑、通气孔及地热坑,所述地坑为在斜坡地向下挖出的土坑,地坑口覆盖薄膜;所述地坑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分别连接管道并伸出地面;距离地坑10~20厘米处有与地坑同等深度的地热坑,土坑内堆放蚯蚓饲料。本发明的蚯蚓养殖地下温室选择闲置坡地,就地取材、成本低、易搭建,拓宽增收渠道,能方便控制室内的温度,从而保证蚯蚓生长的温度条件,温室设置通气孔有利于气体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结构简单合理,有利于蚯蚓的生长与繁殖,实现了蚯蚓高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蚯蚓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由原有的利于岩石崩解,土地的腐蚀,地表的剥蚀,尘土的沉积,古代的遗址的保存及植物生长所需土壤的准备等利用价值,已向化工、畜牧、食品、环保、饲料方面拓展,并向提取“蚓激酶”、“氨基酸”等现代医药发展,使蚯蚓的利用价值更加广阔。
蚯蚓养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室外养殖和室内养殖。室内养殖需要专门的养殖棚屋和养殖容器,环境条件容易控制但成本较高;室外养殖一般有池养法、园林和农田养殖法,上述方式成本较低,但是环境条件不容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结构简单合理,就地取材、成本低、易搭建,温室环境有利于蚯蚓生长繁殖。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包括地坑、通气孔及地热坑,所述地坑为在斜坡地向下挖出的土坑,地坑口覆盖薄膜;所述地坑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分别连接管道并伸出地面;距离地坑10~20厘米处有与地坑同等深度的地热坑,土坑内堆放蚯蚓饲料。
所述地坑深1.5米、长15米、宽5米。
所述蚯蚓饲料为牛粪、鸡粪和锯末混堆发酵而成。
所述地热坑宽20厘米,长15米,深1.5米,当地坑温度低于10℃时,在所述地热坑起火加热,当地坑温度高于35℃时,往所述地热坑灌水降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蚯蚓养殖地下温室选择闲置坡地,就地取材、成本低、易搭建,拓宽增收渠道,能方便控制室内的温度,从而保证蚯蚓生长的温度条件,温室设置通气孔有利于气体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结构简单合理,有利于蚯蚓的生长与繁殖,实现了蚯蚓高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半地下室蚯蚓养殖温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蚯蚓养殖地下温室,如图1所示,包括地坑5、通气孔6及地热坑2,所述地坑5为在斜坡地1向下挖出的土坑,地坑5的地坑口覆盖薄膜4;所述地坑5侧壁设有多个通气孔6分别连接管道7并伸出地面;距离地坑5的10~20厘米处有与地坑5同等深度的地热坑2,土坑5内堆放蚯蚓饲料3。
所述地坑5深1.5米、长15米、宽5米。
所述蚯蚓饲料3为牛粪、鸡粪和锯末混堆发酵而成。
所述地热坑2宽20厘米,长15米,深1.5米,当地坑5温度低于10℃时,在所述地热坑2起火加热,当地坑5温度高于35℃时,往所述地热坑2灌水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燕秀,未经莫燕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