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34437.3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江树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H3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线轮 针管 埋线 埋线针 线孔 针筒 针灸 羊肠线 针芯 出线位置 身体疼痛 对齐 误伤 可拆卸 可更换 插装 卡装 内插 体感 退针 替换 封存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包括针筒、针管、针芯以及储线轮,针筒套装在针管外侧,针芯插装在针管内,储线轮卡装在针管的中部,且储线轮可拆卸替换,储线轮上包括多个储线孔,储线孔内插装有预先封存好的羊肠线,在一根线埋完之后经另外一个含有羊肠线的储线孔旋转至针管出线位置对齐,供下次埋线使用。本发明的针灸埋线针,外侧设有保护针筒,可避免在操作时误伤且降低了操作难度,更容易把握埋线深度,且可自动退针,缩短了埋线时间,储线轮的设计,可以满足连续施针的需求,提高了埋线效率,可以使患者的体感更舒适一些,避免了长时间施针给患者造成的心里压力和身体疼痛,储线轮可更换,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
背景技术
针灸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是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传统一次性或者循环利用的埋线针只能进行一次埋线,再进行装填以后才可继续埋线。并且还需要进行手动退针,过程较为繁琐且时间长,无法连续进行施针操作。
随着中医针灸接受度不断提高,针灸不断创新,出现了一种对穴位进行埋线新的方式。它在祖国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穴位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是“内病外治”的疗法之一。其作用机理是将医用羊肠线或脐带线运用埋线针植入人体穴位或组织里,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机体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穴位埋线疗法,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所带来的不便,可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因而,埋线疗法这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也是当前最理想的穴位刺激疗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此方法的改进及埋线工具的改良,应用于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如降脂减肥,美容养颜,抗精神抑郁,抗疲劳等,且通过众多的临床应用报道,可以看到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各系统疾病方面都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疗效显著。
传统一次性或者循环利用的埋线针只能进行一次埋线,再进行装填以后才可继续埋线;并且还需要进行手动退针,过程较为繁琐且时间长,无法连续进行施针操作;如此不仅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还降低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施针和自动脱线的针灸埋线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连续施针的针灸埋线针,包括针筒、针管、针芯以及储线轮;
所述针筒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限位孔,所述尾端设有针芯穿孔,所述针芯穿孔与所述限位孔在水平方向上共轴,所述针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活动窗,所述针筒的上边沿开设有第二活动窗,所述第二活动窗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活动窗的右侧,所述针筒的下边沿设有扳机,所述扳机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针筒的下边沿,所述扳机位于所述第二活动窗的正下方,所述扳机的右侧设有手柄,所述扳机通过扳机弹簧与所述手柄连接;
所述针管包括穿刺端、储线轮固定部和动力部,所述针管安装在所述针筒内,所述穿刺端穿设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储线轮固定部位于所述针筒的中部,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针筒的尾端;所述动力部包括针芯导引管、推板和动力弹簧,所述推板上设有针芯过孔,所述针芯导引管和所述动力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针芯过孔的两侧,所述推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窗位于所述针筒的外侧,所述推板的另一端紧挨所述扳机且位于所述扳机的右侧;所述储线轮固定部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上下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穿刺端一体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上部,所述针芯导引管一体固定在所述第二侧面上部,且所述穿刺端和所述针芯导引管与所述储线轮固定部的连接处均设有针芯过孔,所述穿刺端、所述针芯导引管和所述动力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共中心轴;所述针芯穿过所述针芯穿孔和所述动力弹簧穿设于所述针芯导引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