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4421.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邬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231 | 分类号: | H04W72/231;H04W72/21;H04W72/542;H04B7/06;H04B7/0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间 干扰 协调 方法 基站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无线资源配置信息RRC给所在小区的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RRC上报的信号接收参数的测量值,确定所述测量值符合设置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或者波束编号信息采用对应的混合波束赋形策略进行干扰协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采用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容量、扩展小区覆盖的关键技术。为了满足国际电信联盟-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TU IMT-2020)对于5G系统的高系统容量的要求,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的5GNR(New Radio,新空口)采用了高达64天线端口的Massive MIMO,相对于第四代高级长期演进(4G LTE-A)的最大8天线端口有着很大的提升。此外,5G系统还采用了更加密集的站点部署组网形式,同时还通过部署小基站(Small cell)、中继(Relay)、微小区(Pico cell)等形式来进一步加密小区的部署,3GPP的R16标准化讨论中已经专门开展了研究课题:IAB(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for NR,NR的综合接入和回程),使得终端在一定区域内捕获更多的频谱,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从而大幅提高系统容量。
然而,随着小区密度的增加,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更加突出,干扰成为制约性能的主要因素。在4G LTE-A中,就已经面临着异构网下的干扰环境了,用户设备(UE)会受到来自相邻小区的强干扰,干扰强度可能也会超过本小区的发射功率。为了对抗邻区的干扰,接收机要采用网络辅助的干扰抑制消除与抑制(NAICS:Network Assistant InterferenceCancelling and Suppression)技术。针对5G的复杂干扰环境下,3GPP R15标准化专门讨论了几种抗干扰技术,如采用先进接收机(即NAICS接收机)、SRS(Sounding referencesymbol,探测参考符号)干扰测量、协作波束赋形等抗干扰技术,然而,针对采用NAICS接收机的抗干扰技术,由于终端复杂度的限制,NAICS只能处理1~2个强干扰源,从而NAICS的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5G NR的密集组网的复杂干扰环境的需求;针对采用SRS干扰测量的抗干扰技术,SRS干扰测量可以面向UE之间的干扰,但不能解决小区间的干扰问题;针对采用协作波束赋形的抗干扰技术,需要所有UE对于每个波束都实时测量来自邻区基站的干扰和邻区终端的干扰,并将干扰测量结果上报,各个小区将各种干扰情况做成表格,根据干扰表格在小区间进行干扰协调,因为反馈量过大和时延长而难以实现。因此,如何在5G NR的复杂干扰环境下更好地降低干扰影响以实现高系统容量,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密集组网环境下的干扰、提高通信系统容量和终端的接收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无线资源配置信息RRC给所在小区的第一终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RRC上报的信号接收参数的测量值,确定所述测量值符合设置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或者波束编号信息采用对应的混合波束赋形策略进行干扰协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