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堵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337.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守林;陈育伟;李师;吴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F16L55/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包液冷板 及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堵头。电池包液冷板的至少一个的管口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弹爪钩挂配合以在拔出方向上对堵头挡止锁紧的锁紧槽,所述管口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堵头挡止配合以在插入方向上对堵头挡止的限位端面,所述管口的内壁面于锁紧槽的一侧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用于与堵头的密封塞密封配合的密封段。堵头包括用于与电池包液冷板的进液管和/或出液管的密封段密封配合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一端设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外壁面上设有与锁紧槽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安装段背离密封塞的一端与管口的限位端面挡止配合或所述密封塞背离安装段的一端与管口的限位端面挡止配合。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堵头。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动力电池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包是由多块锂离子电芯通过串并联结构连接在一起,用于输出系统需要的电压、电流和电量。为了满足电池包温控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电池包采用液冷板对电池包进行温度调节。但是,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中,由于电池包充放电电流较小等原因,不使用液冷板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此时可以封堵液冷板的进、出液口以依靠电池包自然散热进行温度调节。为了防止流体流进和流出液冷板,操作简单、封堵可靠的堵头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封堵管接头的堵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4216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管道堵头,该管道堵头包括螺纹管和设置于螺纹管一端的封堵端,螺纹管的管道壁上开设有贯穿管道壁的豁口,且豁口由螺纹管的另一端向靠近封堵端的方向延伸。该类堵头通过螺纹封堵,由于液冷板的进、出液口尺寸小,难以设置螺纹,难以使用该类堵头。
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8966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缆保护管封堵头,该保护管封堵头包括密封盖、把手、密封柱和固定板,把手设置在密封盖的左侧,密封柱设置在密封盖的右侧中部,且密封柱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固定板设置在密封盖的左方内部,密封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使用该堵头能够封堵液冷板的进、出液口,但是当液冷板内的流道内的压力增大时有可能将堵头顶出,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堵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堵头或者难以封堵电池包液冷板进、出液管,或者封堵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包液冷板的技术方案是:
电池包液冷板包括流道以及与流道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中的至少一个的管口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与弹爪钩挂配合以在拔出方向上对堵头挡止锁紧的锁紧槽,所述管口的端面形成用于与堵头挡止配合以在插入方向上对堵头挡止的限位端面,所述管口的内壁面于锁紧槽的一侧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用于与堵头的密封塞密封配合的密封段。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池包液冷板的进液管和/或出液管与本发明的堵头配合密封时,堵头插入管口内,堵头的密封塞与管口的密封段密封配合实现密封,并且堵头上的弹爪与管口内的锁紧槽配合锁紧防止了进、出液口内压力增大时将堵头顶出,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段位于锁紧槽背离限位端面的一侧。锁紧槽位于管口端部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槽为沿管口周向布置的环槽。环槽便于加工。
本发明的堵头的技术方案是:
堵头包括用于与电池包液冷板的进液管和/或出液管的密封段密封配合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一端设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的外壁面上设有与锁紧槽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安装段背离密封塞的一端与管口的限位端面挡止配合或所述密封塞背离安装段的一端与管口的限位端面挡止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