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33420.6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维;陈洋;周娅;闫丽伟;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9/04;C08K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氧化 石墨 环氧树脂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在丙酮中,加入环氧树脂,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干燥,得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混合物;
b)向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除去气泡,固化,即得;
所述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0.05:100;
所述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得氧化石墨烯溶液;
(2)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依次加入单官能团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即得;所述氧化石墨烯与单官能团聚醚胺、二甲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酰亚胺的比例为1:30:10:10g/mmol/mmol/mmo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与丙酮的质量体积比为1:0.8~1.2mg/mL;和/或,步骤a)中,所述分散是通过细胞粉碎仪超声分散;所述分散的温度为室温15~35℃;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单官能团聚醚胺改性氧化石墨烯与丙酮的质量体积比为1:1mg/mL;和/或,步骤a)中,所述分散是通过细胞粉碎仪超声分散;所述分散的温度为室温15~35℃;所述分散的时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反应温度为60~70℃;所述反应时间为4~6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反应温度为65℃;所述反应时间为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干燥为真空烘箱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5~75℃,所述干燥的时间为4~6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干燥为真空烘箱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5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固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或,步骤b)中,所述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3~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90~12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20min;和/或,步骤b)中,所述除去气泡是在80~90℃真空烘箱中干燥15min;和/或,步骤b)中,所述固化的条件为135℃×2h+175℃×2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90~12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或N-甲基吡咯烷酮;和/或,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8~1.2mg/mL;和/或,步骤(1)中,所述分散是通过细胞粉碎仪超声分散;所述分散的温度为15~35℃;所述分散的时间为20~40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mg/mL;和/或,步骤(1)中,所述分散是通过细胞粉碎仪超声分散;所述分散的温度为15~35℃;所述分散的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34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