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学生制服的旋转袖窿配袖法及旋转袖窿配袖衣身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33133.5 | 申请日: | 2018-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张善阳;张宏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A41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环路638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袖窿 衣身 折线 配袖 弧线 前袖 旋转圆心 活动量 袖子 后袖 小袖 袖肥 制服 绘制 切线 顺时针旋转 活动规律 前后活动 向左移动 小袖弧线 袖窿弧线 袖口 侧缝线 对称轴 轮廓线 实际量 体数据 胸围线 版纸 对称 吻合 学生 绘画 描绘 移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学生制服的旋转袖窿配袖法及旋转袖窿配袖衣身结构,包括如下步骤:将原始衣身袖窿描绘到一张新的打版纸上;以侧缝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为旋转圆心,并将原始袖窿弧线的切线沿所述旋转圆心顺时针旋转15‑20度,得到新的衣身袖窿;前袖肥折线向右移动1‑1.5cm,得到前袖活动量A1;以前袖肥折线为对称轴,绘制前袖弧线;根据人体实际量体数据,将后袖肥折线向左移动2‑4cm,从而得到后袖活动量A2;依据后袖肥折线,对称绘制小袖弧线;绘画袖口及大、小袖的轮廓线。本发明小袖底部弧线与衣身弧线更加吻合,同时增加了袖子前后活动量,因衣身的旋转,也会非常自然的增加袖子的前势,更加符合人体的活动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学生制服的旋转袖窿配袖法及旋转袖窿配袖衣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学生制服的各型号一般采用标准尺寸制作,这样对于一些体型不标准的学生来说,穿着标准尺寸制服后,袖外形容易变形,导致穿着不美观,图1为现有的生制服制作示意图,如图1中区域1标出的结构点,利用对称的手法,只解决了袖身弧线与衣身弧线的吻合问题。这种方法配出的袖子,前袖没有抛势,既无法满足胳膊向前或向上活动时的活动量,人体会有束缚感;而图中红色区2标出的结构点,无法明确指示出人体的活动量是否得到满足,尤其当遇到特殊体型时(如胳膊异常粗),这是袖山弧线会变成标注3处的状态,此时,后袖袖窿底部至袖山部分多余量变多,袖外形严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学生制服的旋转袖窿配袖法及旋转袖窿配袖衣身结构,小袖底部弧线与衣身弧线更加吻合,同时增加了袖子前后活动量,因衣身的旋转,也会非常自然的增加袖子的前势,更加符合人体的活动规律。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学生制服的旋转袖窿配袖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原始衣身袖窿描绘到一张新的打版纸上;
S2、以侧缝线与胸围线的交点为旋转圆心,并将原始袖窿弧线的切线沿所述旋转圆心顺时针旋转15-20度,得到新的衣身袖窿;
S3、前袖肥折线向右移动1-1.5cm,得到前袖活动量A1;
S4、以前袖肥折线为对称轴,绘制前袖弧线;
S5、根据人体实际量体数据,将后袖肥折线向左移动2-4cm,从而得到后袖活动量A2;
S6、依据后袖肥折线,对称绘制小袖弧线;
S7、绘画袖口及大、小袖的轮廓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后袖活动量的计算公式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的前袖活动量为1-2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的后袖活动量为1.5-3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中,所述袖口绘制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袖山高点;
2)绘制袖型及领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中步骤1)确定袖山高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连接两肩的端点AB,确定两肩中点C;
2.过两肩中点C作胸围线的垂线CD;
3.从D点向上量CD的长度乘以95%,交CD于O点;
4. O点即为袖山定点,OD为袖山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中步骤2)绘制袖型及领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3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族服饰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山机械的保护装置





